芳草集慧园书屋(收༵录༵原༵创༵)朴素随笔

吾爱论语:乱世久已,必迎治世,如同物极必反

2025-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爱吾爱

仪封人请见(xiàn),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注:仪,地名,卫国的边邑。

封人:官名,驻守边疆长官。

见:拜见。

二三子:指跟随孔子的弟子。

丧:指孔子失去官职(流亡前曾在鲁国担任大司寇)

木铎:天子之道宣教天下时摇响它,提醒人们注意听。

——题记

        卫国一个驻守边城的长官,听说孔子来到了卫国,便请求拜见。他在拜见前说,凡是从他那经过,或者他仰慕的君子,他都要见一见。

        孔子听了他的介绍,感觉也定是一个懂礼的君子,于是就带着弟子们接受了拜见。

        具体的拜见过程并没有写,估计宾主相见,相谈甚欢,对孔子的印象是极好的。

        因为他见完孔子,临出门前对孔子的弟子们说,你们不要再担心孔子没有官职了,这个世道已经无道很久了,物极必反,乱世久了,便是治世。终有一天,天下将以你们的老师为木铎,惊醒天下人,重回仁德轨道。

        一个边城长官,看似并不起眼的人,但是因为他见多识广,见贤思齐,通过比较,确定孔子的思想必将为治世所用,成就天下。

        就像一个行得端,站得直,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他对于一件事情和一个人的判断一定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的,人们对他给出的评价也一定多几分信任。

        从历史的发展中看,“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也确实成了历朝历代开国时期最有亲和力的政策。安抚乱世的遗民,非仁德宽厚而不能。

        每一个从乱世中走出的国家,都需要开仁德之风,抚慰伤痛,聚拢民心。

        每一个盛世,更需要以德治国,才能民心所向,长治久安。

        孔子作为警醒天下的木铎,在乱世中可以令君子抱团取暖,视为高贵的精神。而在治世中可以令百姓甘心臣服,视为续命的圭臬。

      世间,从不缺美好。当我们忘记它,它在君子的心里。当我们传播它,它在世间的风里。

文字:爱吾爱

图片:爱吾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