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如何面对欺凌,离开家长的翅膀必须学会的4条自我保护方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论语》
我们当然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受到同伴欺凌,恨不得永远保护在孩子左右。假如得知孩子受到欺凌,我们一定是愤怒而伤心的。可是,我们不可能永远陪伴在孩子身边,所以得让孩子知道如何自己化解问题。
在游乐场里发现大孩子欺负小孩子,妈妈不要第一时间窜上去助阵,先观察下小孩子的反应再说。指点一番,再让孩子去玩,再指点一番,再去玩,直到孩子能勇敢的对大孩子说“不许你欺负人,游乐场是大家的。如果你不欺负人,我可以和你做朋友”。
宁宁在幼儿园没有受到欺负,但她有不喜欢的小朋友,比如有的男孩很顽皮,有时候横冲直撞。宁宁回家打开电脑游戏,在游戏上写上那个小朋友的名字,然后“打屁板”,电脑里的小孩还发出惨叫声。我觉得虽然这是一种发泄方式,但这么小的孩子,如果不加引导,帮助她认识到和不喜欢的小朋友也要尽量友好相处,那么她长大了可能把对一些人的不满压抑在心里,不沟通,时间长了自己不开心,也影响人际交往。
小区里住着表弟家的孩子可可,比宁宁小一岁,正是个超级顽皮的男孩,加上万千宠爱于一身,孩子个性很强,自己的东西是决不给别人分享的,别人的东西却必须给他,不给就哭闹,急了就上手抓,张口咬。
可可是宁宁的魔星,有一次还被可可打哭了。虽然大人当着宁宁批评了小弟弟,但宁宁还是非常委屈,回到家跟妈妈讲述,边讲边下泪,姥姥说:“以后别和弟弟玩了。”宁宁也点头。可是,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本班里,难道两三年也不和这个小孩玩吗?还是告诉老师,让老师去管他就行了?
孩子们之间该如何交往?面对欺凌该如何处理呢?所以,我给宁宁的建议是:“带一个自己的玩具去和小弟弟交换玩,不交换就不给小弟弟玩,也要让小弟弟明白这个规矩。如果小弟弟咬人,就把他推开,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如果小弟弟哭了,就让他哭好了。哭完了,告诉他,就是不可以咬人,咬人就不能交换玩具,不能和小姐姐玩。”
宁宁照办了,还不小心把小弟弟推了个跟头,小弟弟哭完了还想要宁宁的玩具,宁宁说得交换才能玩,不交换不给玩,小弟弟又哭了,但这次哭完就马上拿个自己的玩具来交换了。
幼儿阶段的孩子一般互相故意欺负的情况不多,身体弱小,老师管理严格,家长也会告诉孩子在幼儿园别打架。孩子们在家的时候都是被众星捧月生活了三四年,所以刚进入集体环境会不适应,不懂得玩具分享,不懂得排队洗手,发生冲突的时候难免有推搡、撕咬行为,当然老师会及时制止,但老师也不能保证完全照顾到所有孩子的所有时刻。
所以,帮助孩子懂得处理欺负行为,就成为了家长的责任之一。在幼儿阶段开始懂得处理这样的问题,会对孩子未来的小学中学生活很有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的增加,自我意识的形成,欺负行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很多时候是老师家长鞭长莫及的。
欺凌,在心理学上可以归于攻击行为的范畴。攻击行为包括:身体侵犯、言语攻击、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与攻击行为相对应的是亲社会性为,包括:分享、合作、帮助、救助。
新闻曾经报道几个小学男生凌虐一个5岁男孩的残酷案例,医生发现受伤男孩肚子里有3颗小石头,大肠穿了一个手指头粗的孔,小肠也被穿了3个孔,甚至小肠胰膜都破了,差点就捅到十二指肠附近的大动脉。肚子里还有很多污物。该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也引起了人们的深切思考,该如何更好的保护儿童并减少未成年人施暴行为。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遇到侵害或敲诈的比率为27.0%受到侵害或敲诈后受害学生是如何处理的问题时,有38.0%的学生向老师汇报,有20.3%的学生向家长汇报,还击或报复的占13.9%,自己默默忍受的占13.9%,有10.1%的受害学生设法躲避,报警的占3.8%,另有1.3%的学生表示满足他们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哈特普把攻击分为工具型攻击和敌意型攻击。年龄小的倾向工具攻击,年龄大的倾向敌意攻击。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卷日攻击事件。童年攻击性高的孩子成人后依然攻击性高。女生更多用言语和心理欺负;男生用身体欺负。
攻击行行为出现的原因很多,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孩子不欺凌别人,让孩子的生活环境中没有暴力榜样,让孩子知道攻击别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给他人造成什么样的伤害,自己又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孩子不被别人欺凌。遇到同龄人或大孩子的欺凌攻击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化解,保护自己。比如告诉家长,求助老师,团结圈子,主动示好,适度反击,巧妙化解等。
与攻击行为相对应的是亲社会性为是分享、合作、帮助、救助。所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是减少被欺凌的主动举措。
分享是结交朋友的好方式,人际关系良好朋友多的孩子受到欺凌的几率相对少的多;
合作也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在合作中获得友谊,获得支持;
帮助他人,也会得到他人更多的帮助,所谓助人等于自助,当遇到攻击时,朋友们也会站出来共同面对,互相帮助,互相壮胆,共同想办法解决;
救助,给于危难中的人提供援助,不但让孩子感受付出爱心的幸福,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深厚友情。发现别的孩子正受到欺负,要尽快通知大人,通知老师或警察来救援,给他人解围,同时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
大家都这么做,伤害行为才会受到广泛的抵制,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健康更安全。
不要做忍气吞声的包子,也不要以暴制暴简单回击,要让孩子学会积极的分享、合作、帮助、救助,这是离开家长翅膀之后必须学会的四条自我保护法则。转发告诉给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