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蕾晒两个女儿盘串:这玩意儿有啥好盘的?
前两天,演员鲍蕾晒出一段小视频。
上小学的小女儿右手拿着一个黑色的串儿,左手拿着一个白色的串儿,正心无旁骛地盘着。
小视频里很明显地听到这两个串儿发出来的清脆的声音,而小女儿一脸淡定,从手法上就看得出来,这些串儿被盘得不是一天两天了。
鲍蕾的丈夫陆毅忍不住在一旁问:“现在小学生都这样吗?还能好好学习吗?”
哪晓得大女儿此刻也走进镜头里,右手也拿了一个灰色的串儿,同样手法娴熟地盘着。
陆毅看着两个女儿的动作,无奈地说:“现在中学生都这样吗?咱还能好好学习吗?”
打不过就加入,小视频的最后,陆毅也拿起一个串儿,跟两个女儿一块儿盘了起来。
其实,这并不是个例,最近在很多中小学里非常流行盘串儿,一个接着一个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裹挟到这股风气中来了。
在一则新闻画面中,一个男孩对记者说:“至少人手一串,就是我们班大部分人都玩这个!”
另一个女孩说:“就是上课盘,下课盘,都盘!”
这场景看得我这个中年老母亲一头雾水,小小年纪为啥喜欢玩这些个老大爷喜欢的物件儿?
有一个孩子是这样解释的:“可能就是比较解压吧,这样盘来盘去的,这个声音就很舒服。”
就连记者都很好奇地问:“那你们有压力吗?”
孩子当即回答说:“其实压力还是很大的,全都在内卷!”
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已经大到需要靠盘串儿来释放了吗?
再说了,这些盘来盘去被盘得包浆的串儿,能承载孩子们所说的那些压力吗?
【1】
孩子盘的是串儿吗?其实不是的!
看过另一则小视频,一位老师拿着一个白色的串儿问学生:
“这个珠子这么流行吗?怎么盘呢?”
结果画面一转,一圈学生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串儿,动作一致地开始盘了起来,清脆的声音顿时响彻空中。
估计老师此刻的内心是崩溃的,辛辛苦苦地带着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而孩子只想盘着串儿放空自己。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是父母和老师跟不上孩子的节奏?还是孩子承受不了他们所认为的压力?
一想到我家里也有一个上初一的儿子,我就觉得情况不太妙,赶紧问他有没有盘串儿?
儿子有点儿警惕地反问我:“妈妈,你也知道现在流行盘串吗?”
完了!这句话就暴露他至少是知道盘串儿这件事情的,我立马追问他:“你有没有玩?”
儿子笑嘻嘻地说:“我没玩,就是下课偶尔拿同桌的串儿盘两把,上课我可真的不敢玩,被老师发现就死定了!”
呜呼哀哉!原来在我心里那么乖的儿子,在我看不见的时间和空间里,也在悄悄地做他想做的事情啊!
虽然我已经很注重儿子的身心发展,尽量不给他压力了,但他身处其中,怎么可能不被影响呢?
孩子手里盘的是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的串儿,其实是通过这种手部动作,释放来自父母、学校和社会给予他们的巨大压力。
这样一思量的话,似乎孩子们盘串儿是可以被允许的事情,但能不能任由他们自由自在地盘下去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然原本该朝气蓬勃的祖国的花朵们,都拿着串儿一脸茫然的样子,哪里还有未来可言?
【1】
盘串儿可以,但要知道怎么盘才行。
遍布全国的孩子盘串儿的现象,终究是引起了官媒的关注。
“人民日报”发微博,引导社会、家庭和学校要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刘洋说:
“父母和老师要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
首先,与孩子深入沟通,了解盘串儿的动机。
当第一个孩子开始盘串儿的时候,可能是想缓解学习压力。
但当大部分孩子都盘起串儿的时候,可能只是从众心理的一种表现。
因此父母知道自己孩子在盘串的时候,先不要先入为主,认为孩子当下学习压力大,而是要多跟孩子交流沟通,问问孩子为啥要盘串?
如果孩子只是跟风或者觉得好玩的话,父母不必过于担心;
但如果孩子用盘串来逃避学习的话,父母就要多关注孩子的内心变化了。
孩子是社会性动物,父母要把孩子放在所处的环境中,多观察孩子的行为,给予孩子充足的自由空间,让孩子愿意跟父母说出心里话。
其次,跟孩子平等协商,明确盘串儿的时间。
办公室同事刘姐的女儿上小学六年级。
她自从开始盘上串儿后,白天盘晚上还盘,写作业盘吃饭还盘,气得刘姐已经跟女儿吵了好几次架了。
如果孩子已经盘上了串儿,父母一定不能放任不管。
父母心平气和地跟孩子协商好,不允许把串儿带到学校去,只能在家里适当盘一盘。
就算在家里也不能随时随地盘,而是要在写完作业之后的休闲时间里盘,还要禁止睡觉时拿在手里,因为这样已经影响正常生活了。
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串儿,父母要有一定的警戒心。
不能让串儿过于霸占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时间,毕竟孩子的自控能力还有待提升。
第三,给孩子买好串儿,确保盘串儿的安全。
从各类新闻报道中不难发现,孩子们大多在小商店里买的串儿,很多都是三、五块一个,质量安全是很难保证的。
有医生提醒,孩子长时间盘串儿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比如串儿的弹性线缠绕在手指上,导致血液循环受阻,或者珠子质量过差,伤害手部皮肤等。
既然父母挡不住孩子盘串儿,那就从正规的商店购买质量相对较好的串儿。
这样孩子在盘串的过程中,才有安全保障。
千万不要武断地制止孩子盘串儿,只要孩子适当地盘,并且安全地盘,这也不失为一种减压的好方式。
【3】
刚看到一则微博,一位名为“橘子洲头皓月当空”的博主,记录了孩子拿她的串儿的事情。
孩子看到妈妈放在桌子上的一个石榴石串儿,就对妈妈说:“现在班里都在盘珠子,我拿走了桌上的那个小的串儿。”
妈妈没有制止孩子,反而贴心地问孩子:“那个好盘吗?要不要妈妈给你挑个好的?”
妈妈边说边翻开了好几个盒子,让孩子试了另外一个串儿,最后孩子决定就拿那个石榴石的串儿。
给妈妈的做法点赞!她没有大惊小怪,反而是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允许孩子去盘串儿。
其实这也就是一阵风儿似的流行,就像是“咕卡、火漆印章和手账”等学生流行文化一样,给孩子们的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些慰藉。
如今的社会环境下,多少孩子因为学习陷入迷茫、焦虑甚至抑郁之中,还有一些承受不住的孩子选择了轻生。
如果手里盘着个串儿,能够让孩子脆弱的心灵安定一些,那么盘就盘吧,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毕竟,现在的小学生们都在盘串儿,中学生们都在烧香拜佛,大学生们都在算着卦!
谁也不笑话谁,是学生们之间的共识。
而给予孩子足够包容的成长空间,则是父母们对孩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