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成长
我来到晨山,进步的真是太多太多了,《世说新语》必不可缺。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以前恶心的公立学校,在所谓的资料袋里见过,我记得当时还要背诵。之前就觉得这本书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怎么在意。
上个学期,我们穿越了“发生”在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这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名士,啥玩意儿?我当时也就是抱以这样的态度开始学习的。
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鲁迅
马老师说,等我们学完了,也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现在扯回题目,我得到的进步可不止一点半点,以下罗列一些。
文言文水平大大增加:
一般世说新语里面的小故事看一眼,就能知道是啥意思。还有比如某些名士的晋书列传,原文可看懂80%及以上。
文言语感加强,像“不”〔fǒu〕之类的与现代文读音相差很大的字都能熟记并掌握。(包括一些通假字)
例子:本学期教材学习第一篇课文“文言文两则”中的古文,不用看帮读条目——秒懂 在以前可能看了注释,对这的理解都恍恍惚惚呢!
文笔也合理通顺了许多:
作文可以说是我来晨山的最大的进步了。以前,流水账---重写!再重写!!还要重写!!!
因科技的进步发展,出现了一个APP~简书。它………(好了好了,广告就此打住『调皮』『调皮』)
扯回正题,不管是在写作板块分布(什么东西),用心程度(这个是最重要的,不用心没有好文章!!),还是条理分析,都有了一个飞跃提升。整段世说新语旅程的的十几二十篇作文个个都比以前好!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是我还挑战了歌词,现代诗。(不嫌麻烦的简友可看本人另外文章:竹林阮籍,竹林嵇康)
例子:不多说了,翻我简书文章吧!
真的是受益无限啊!
历史知识不止一个质地飞跃:
我在这方面的进步与写作差不多大。
以前对历史毫无了解(除了读过白话文的《三国》),连什么秦朝明朝的先后顺序都一概不通,更别说历代皇帝了。(不过我之前对历史是真的不感兴趣,不包括现在)
再加上像竹林七贤啊,夏侯太初啊,什么王导王敦啊,听都没听说过!
不过经过学习,清容许我在此先自恋一下:我觉得本人的历史学习还是有点天分在的,毕竟什么人物关系,事件分析都挺不错的嘛!
也从名士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名士是魏晋时期一种“贵族”的名称。
他们清谈,嗑药,游玩,打铁,长啸,喝酒,悲哭……
有的“娘娘腔”(嗑药祖师何晏),有的到处装逼(帅哥夏侯玄),有的暴虐无偿(乱臣王敦),有的任性无比(王羲之,王徽之,王献之父子三人),还有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能臣谢安)
自由自在,受人尊敬,我行我素
他们值得学习
……
因成长太多,先用省略号弥补一下
期待下一次更大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