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虚极,守静笃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致虚和守静的功夫如果做到极笃的境地的时候,那么我们就能观察到万物蓬勃生长往复循环的道理。其实人的内心中有一种境界:即是心智的作用不断被消解,消解到没有任何心机与成见的地步。人如果是运用了自己的心机那么就会闭塞明澈的心灵,固执成见会妨碍明晰的认识,所以致虚实际上就是要消解心灵的蔽障和厘清混乱的心智活动。
道德经第三章当中所述:“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句话一直被现代人诟病为“愚民”理论, 关于老子的“愚民”与“无知”的思想是朴素自然主义的哲学命题。其实《老子》五千言中关于天、地、万物、大国、万乘之主、小邦、侯王、百姓、兵等等都是比喻。其所喻指的是人的心灵。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身国同构的理论体系。老子用天下喻身,用百姓喻物,用君王喻心。己身是小天下,天下是大己身。老子希望世人放弃病态化的心智,返朴归真,重归自然大道。“无知”并不是不学无术,而是放弃心智的有声思辨,重现自然而然的直觉。“愚民”并不是愚弄百姓,而是弃绝心智的私动杂念,重现心灵明鉴的本能。
做到了致虚极,那么就会有守静笃,透过守静的工夫,乃能深蓄厚养,储藏能量。“归根”其实就是要回归到一切的存在的根源。这个根源其实就是指的我们的内心呈虚静的一种状态。其实这种状态也是一切存在的本性所在,所以还回到虚静的本性,其实就是“复命”的思想。实际上老子的这种复归的思想,乃就人的内在之主体性、实践性这一方向所作的反省。他以为人心原本清明透澈的,只是因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受骚乱与蒙蔽。故应舍弃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复归于清净透明的境地。
很多人觉得这部经典离我们时代遥远,现代的社会变化如此迅速,那么我们的思想必定也要跟随而变,不过当你认真读过《道德经》之后,你便会发现它描述的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永恒不变的规律----“道”。现代的社会选择太多,竞争激烈,各种扰乱心智的东西层出不穷,其实这也是人类的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很多的需求早就已经脱离了生活基本层面,而上升到了一种更为精细的追求层面,物质的多样性丰富到让你无法想象,人们几乎可以买得到一切他们能想到的东西,物质文明的发达导致了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那么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因为社会中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或者是关联越来越密切,从而也导致了对人的要求不断提升,让人觉得“压力”越来越大。那么如何更好的运用经典的智慧过好现在的生活呢?我个人的理解就是经典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就自己最需要的是长期有效的坚持做一件事,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自律”,可见这个里面长时间的积累是关键,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做到快乐的坚持,如果我们感受到的只是痛苦,那么我们就无法坚持长久,可是很多人说“坚持”本来就会痛苦啊,因为坚持就意味着要改变原来的习惯,改变习惯肯定会遭遇痛苦,那怎么办呢?其实这里就运用上了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这种哲学智慧了,就是要做到“致虚极”,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自己的行为十分重要!我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以赚钱为目的,或者是以某种物质作为目标奖励去训练自己,那么你一定感受到的是痛苦绝非喜悦。不过如果你的内心认定的价值是提升自我能力帮助他人,那么这个时候的你没有“心机”,因为你树立的是一个无比正确的价值理念,这样你坚持过程当中就会出现喜悦与快乐。这一层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这就好比天天嚷着要赚钱的人赚不到钱,天天思考如何帮助别人解决困难问题的人到头来收获最大。我有一篇文章写的是《人生不过是一场认知的游戏》(知乎上的),其实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当我们树立起一个不断丰富自己认知的意识来引导我们自己的行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每天的生活都是在不断的丰富自己的认知,解决问题学习新知会变得如此有趣,这样就能回归到内心“致虚”的一种境界,让自己始终保持一种谦让之心,包容之心,而不会去在意别人的情绪、态度,“致虚”的这种境界可以让我们内心清澈明亮,从而达到守静的状态。守静其实就是内心安静深蓄厚养,储藏能量,从而抵御来自外界的纷乱与侵扰。
所以从我个人层面来看,“致虚”其实说的是起始,“守静”其实说的是结果,如果我们的内心能做到“致虚极,守静笃”,那么其实我们就能从容冷静的面对自己的人生,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做到:无所不包容、坦然大公、无不周遍、符合自然理性(“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最后达到自由意志的永恒(“没身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