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夏季37城薪排行榜出炉,平均38人竞争一个岗位?
山川网:7月4日,智联招聘发布《2018年夏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事实上,目前智联招聘每季度都会发布一份类似报告。由于职场薪酬与每一位职场人都息息相关,所以话题可讨论性与可传播性都很不错,是较高性价比的一种品牌推广方式。
原报告内容是比较多的,我重点从中抽取了几点重要的篇幅,和大家做下分享。
首先是关于2018年第二季度的求职供需竞争情况,上图中已标注供需竞争指数的定义是什么,即简历投递量/职位发布量。使用这种方式对于作为招聘方的平台统计数据很容易,但是多数人求职时都会同时投递多家公司,所以部分媒体解读成“平均38人竞争一个岗位”的说法是有误导嫌疑的,所以标题中我打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相比2017年Q2、Q3、Q4三季度,2018年的Q1和Q2季度的简历投递数量有了明显的提升。排除年后是跳槽旺季这一因素外,2018年的整体市场环境并不太乐观,尤其是一方面宏观政策缩紧后(去杠杆),一方面监管不断加码打补丁后,接下来大批的中小微企业将更加步履维艰。
所以2018年求职人数相比2017年的大幅提升,一方面是一部分人再追求更好,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是遭遇职场困境不得不另谋出路。有跳槽意向的朋友,需要留意下当下是否是合适的辞职时机。
关于2018年夏季的全国主要城市平均薪酬这件事,其实可讲的不多。核心原因还是在于招聘软件的“平均薪酬”统计方法,主要来自于企业在平台发布岗位招聘时的标注薪资。
而真正的入职实际工资,和招聘平台展示工资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这也造成了似乎不少人总觉得自己是在拖平均工资后退的感觉。
高薪行业这事儿,昨天我们也刚推送过一次。金融、地产、互联网,依旧是薪资水平明显高过其他行业的代表。
至于受益于楼市行情的中介服务,标注薪资也是比较高的行业职业。但是从长期来看,可替代性高,可持续性弱。
从小公司到大公司,竞争压力逐渐升高。大公司是公司选择人,而小公司往往是人选择公司。
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求职竞争指数也在稳步提升。至于到了规模最大的10000人以上企业为什么反而竞争指数有所下降,其实倒也好理解。因为这一级别的公司基本上都是业内最头部的那一批,对于求职者的门槛明显较高,很多求职在看到招聘要求时,往往就已经自觉不符,放弃投递了。
而求职者青睐大公司的原因也非常简单——稳定可靠,前景可期。最重要的,是薪酬水平与福利制度相对都更好。
另外,从打造履历角度看,大公司的工作经验无疑是自身职场的加分项。
好了,今天的分享内容就是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