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云撷忆散文哲思

自律即克制

2019-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雪荧

我们常说一句话“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事实行事中常背道而驰。原因无外乎“严于律己”,在今人眼中俨然变成“受欺负、受委屈”的标签。

事实上,坚持自律的人,谈吐自信,生活规律,总能最终达成别人仰望的理想目标。自律只能让你的人生更迷人,处处是风景。

著名的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说过“认识你自己。”他之所以提出这一命题,是因为在面对智者学派高喊“人是万物的尺度”,宣扬人是高于社会公共法律规范的存在,肯定人的价值,最终导致城邦个人主义泛滥,民主生活混乱时,为挽救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成果而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这些哲学命题。这些命题依然同意人是社会的核心,肯定人的价值,可是隐含着要人越过感性,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用自我约束来达到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些思想精髓迄今为止,仍有社会生命。

中国儒学圣人孔子,也常对自己的学生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他讲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是说,君子向来都是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小人却总习惯苛求他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指出君子如果广泛学习,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就不至于偏离人生的正道了。孔子还主张“行己有耻”,凡是自己认为可耻的事情就不能去做,要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然而,无论是用“礼”还是用“耻”,最终都是作用于人的行为,用它们来规范、约束、要求自己。可以说,孔子是君子之风的最佳践行者。

克制自己亦是达到人生理想的一门必修课,它是践行者的最基本准则,也是最高境界。

中华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不仅是蒋介石的生活伴侣,更是事业上的得力助手。蒋介石曾说过夫人能抵20个师,抗战和内战期间正是宋美龄频频奔波于中美之间为国民政府争取了大量美国援助,而她出众的形象,优雅的谈吐更是赢得了国际上的赞誉。同时她也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她非常喜欢旗袍,为了保证自己的身材,她始终控制着饮食,常吃水果和沙拉,很少吃油腻的食物。即便到了晚年,依然能穿上年轻时的旗袍。

自律即克制

史学家唐钢德这样描述70岁的宋美龄:“一身旗袍很熨贴,皮肤一点都不皱,满口吴侬软语,打扮得比我太太还年轻。”

著名央视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中,与嘉宾应答时总是信手拈来,无需提示,充分展现了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智慧魅力。康震评价董卿,说:“杏花春雨江南。我觉得“春雨江南”这四个字比较贴合她,她会给我们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我原来觉得作为一个知识女性,又很温文尔雅,应该是比较好说话的一个人,但是我后来发现她确实就是像那种铿锵玫瑰。”然而董卿取得的这些成就,源于中学时的积淀。那时的她三五天就通读一本国内外名著,学理科出身的母亲在每年寒暑假都给董卿开列书单,父亲为培养她的文学素养,每天要求她抄成语,背古诗。

在迷人的光芒背后,十年如一日的沉淀,克制惰性非常不易,当坚持下来达成自律,又是人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定律。

《活法》中作者稻盛和夫提到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应该包括抑制欲望,不管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如果不能战胜自己贪图安逸的心,就不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只有树立“自律”的人生观,并尽力贯彻到底,才是人生的王道。

所以今天虽然我们有富足的生活,穷奢极欲的物质环境,只要能时时克制自身,定好目标,做好规划,通过努力,一步步迈进,亦能成为他人倾慕的人。纵观那些穿越荆棘坎坷,却依然能有所成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克制自我。

自律即克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