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脾气约等于无能为力?
我经常会跟我先生生气:比如他答应暑假带我和儿子去桂林去旅游,没有去成,我很生他的气,怪他说话不算话;比如碰到一套我自认为我穿的特别好看的衣服,我舍不得花钱买,便会朝她发火,怪他不会挣钱;比如我想买套房子,找他参考,他会找各种理由劝我不要买,我会难受半天,甚至猜想:他肯定是怕我还贷时找他,虽然我确实是想让他出一部分钱的;再比如孩子调皮,难以管教时,我也会数落他,怪他不履行父亲的职责;甚至工作上遇到困难也会迁怒与他,怪他让我失去了潇洒辞职的勇气……
在这段婚姻关系里,我剖析自己,我审视自己,竟然发现自己竟然是以一个弱者求助者和抱怨者的形象存在的,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并且浑身散发着强烈的依赖感-----
逆向思考一下:如果我会挣钱,而且已经有可以支配的钱财,那我直接自己带儿子去旅游,买下自己心仪的衣服甚至房子就好,洒脱一点的话,直接打声招呼就好…..
再让我拓展一下,如果我的工作得心应手,让我很有成就感,我会热爱我的工作;如果我对育儿知识非常了解,对儿子的问题手到擒来,我想我压根就不会想起他爸爸在这个问题中的缺席……
说到这里,我想我已经很清楚的明白我发脾气的根源——我认为我无能为力,所以我借着爱的名义,肆意行凶,呜呜呜呜,何其痛哉!
我们通常发脾气的对象是爱我们的人,或自觉比我们弱一点的人,或毫无知觉和反抗能力的物。当然人类需要发泄,这样才能疏导我们的坏脾气和郁结,不至于让我们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所以向无感觉的对象发泄,这种途径还是值得提倡的!但我在这里不是让大家如何发泄脾气,或者意识到“踢猫效应”带来的恶劣影响和对我们所爱的人的伤害,而是真正从心理深处去探究发脾气的根源,从而正能量有效解决发脾气的根源,做一个不气不恼不长皱纹的美人妈妈帅哥爸爸。
朋友发一截图,说很恼火家人为赡养父母斤斤计较,更恼火有能力的兄弟不多帮一点,还冲她发脾气,说她不该要他多帮一点。我开导她:没关系,兄弟冲你发脾气,也许是因为他过得没有你想象中的好,还没有能力多帮一点。而你恼火,也不过是因为自己不能担负起独自照顾父母的重担,更不能得到兄弟们的体谅和尊重,想想是不是这样?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太好了,那你需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答应集体的约定,不再担心是否吃亏,就只是目标单纯的努力挣钱!
开解完朋友,我也趁热打铁的梳理了我最近工作上的烦心事,因为考试平均分没有比另一位年轻老师高很多,看到孩子们,再朝我笑呵呵的说俏皮话,我就忍不住发脾气,非得同几位粗枝大叶和放弃不学的同学聊聊人生,让他们全都惭愧反省没有尽全力学习。可是我明白,这不能怪孩子们!追求轻松的学习生活,是孩子们的天性。只是自己的语重心长,似乎付诸错了方向。我在教育儿子的时候,每当看到他身上的不足时,我都能在自己或家人的身上找到不足的影子,从而以身作则,更之改之,潜移默化,榜样范之。但是遇到一大群来自四面八方的小朋友,我深感无力,感觉自己的努力像无底洞,一种无能为力的失控感,攫住了自己的神经,七嘴八舌的声音,让我处在失控的边缘!
当我悟到我失控的原因是我的无能为力,或黔驴技穷时,方向就有了,行动也就开始啦!而当我们用行动代替脾气时,成长也就悄然发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