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跪下”采访:为什么说涵养是一个人最美的容妆?
最美的花,不会因为它的低头,就消散了它的芬芳。
前几日的《开学第一课》上,主持人董卿采访了中国泰斗级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董卿跪地采访,在对话时一直保持和老先生平视或者仰视的角度。
穿着高跟鞋和紧身裙半跪在舞台,既要优雅又要谦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董卿这方面每次都做得很好!
她的这一跪,不仅是对大师的尊敬,还是对文化的尊重,更是自我修养的良好体现!
三分钟“跪下”三次,只为了尊敬被采访者这不是董卿第一次“跪下”采访嘉宾,每次遇到老人、小朋友或者残疾人都是这样做的,优雅得体,给被采访者最大的尊重。如果说一次两次也许是偶然为之,那么当这种行为成为一个习惯,这就是一个人良好修养的自然流露。难怪有不少人说,董卿的涵养之美,比她清丽的妆容更加动人!
采访残疾人嘉宾 采访小朋友和老师对董卿的“再认识”源自今年大热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节目中的董卿,行云流水的诗词对接、邻家姐姐般灿入心脾的笑容和真切的互动,都显示出了她装也装不出的满腹诗书、婉约才气和平易近人的真性情。
她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她心思细腻她敏感她易感动;她会为一句台词揣摩好久。因为她心怀感激她希望她的每一次亮相能对得起那些支持她的朋友。
她会因为直播不小心说错字而痛哭懊悔;会为了更好的呈现节目效果熬夜修改背稿;会在摔倒后强忍疼痛继续录制节目。做了制作人后,小到宣传物料,大到选题读本,所有都亲力亲为。录制《朗读者》的时候,她白天笑对镜头,晚上一头钻进机房,审片到清晨四点,忙到没有时间为节目拍摄主海报肖像,工作人员只能把她的剪影放上去。
董卿说:
“付出和回报要能平衡,这是人生最好的状态。我追求人生最佳状态,竭尽所能做到最好。”
而董卿最为人称道的是,是她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董卿曾在节目中说过,如果让她只带三件东西在荒岛上生存,第一件是书;第二是种子,种子上面生根发芽,让她看到希望;第三是爱人,生活中不能没有这些。她把书放在了第一位,用读书来充实自己,升华心灵。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便是她的样子。
面对攻擂者的遗憾离场,董卿为攻擂者诵读了一句陆游的诗作为结束语:“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当得知一位选手的父亲是位盲人,但手不释卷,董卿当场念出了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诗:“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当谈到毛泽东诗词“天若有情天亦老”时,她念出石延年和元好问的另外两个版本,“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和“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当看到一位父亲为了让孩子更容易记忆而给古诗词谱曲时,她又念起了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名篇《我记得》,“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像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
当盛赞铺面而来的时候,董卿却谦虚地表示:”平时你在看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都会不知不觉影响你在台上的整体面貌。”
难怪有人这样形容她:
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更重要的是以诗词为心。
曾经初中的时候认识一位女老师,老师是退休任教,年岁虽长,但气质如兰,颇受尊敬。
上课前,大家起立致敬,别的老师稍一点头既过,而她每次必鞠躬回礼。若是有人给她写信或者寄贺卡,必定亲笔回复一封,绝不怠慢。
在路上遇到,跟她打招呼,她也总会从自行车上下来,站住跟你认真聊两句,然后笑着道别,上车离开。平易近人,一点高傲的架子也没有。
她的美,似花照水,如风拂柳,连岁月都为之增色。
有人问40岁的董卿,女人永葆青春的秘诀是什么,她笑着回答:
女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暂的,唯有用知识和涵养修饰自己才能美丽一生,我始终相信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总会在未来某一个天发挥作用,使我变得更出色”。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容颜易改,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可是一个人内在的涵养却是她最好的容妆。
卿本佳人,希望你也如董卿一般,由内而外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