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学经典的感受

2018-05-02  本文已影响9人  隋川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国学经典。幼儿园教我们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现在只能记到“教五子,名俱扬”了。当时只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现在就能理解其中很多道理了。
比如说《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对我对与人性的看法长生了一些影响:人生来就是善良的,只是因为后天的生活环境和行为造成了人性格、品质上的差异,人就别分成了好人和坏人,但“善”是人心灵的根基,只要我们用心纠正,坏人也会变好的。这一点在《悲惨世界》中也有体现。教主没有认为冉阿让改不了自己的错误而是一步步感化他,最终让阿让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人。
到了七年级,我读的国学经典就很多了,也对我的生活有很多帮助。前些日子,我的班主任误会、冤枉了我把我定义成一个很低劣的人,我反驳,可她还说我不排除有的可能性。我当时心中就翻江倒海,怒火在心口里烧。我突然想到孔子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难道不是有才德的人吗)想到这里,我觉得自己不应生气,因为身正不怕影子斜!
读了这么多年的国学经典我觉得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很伟大。在七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们语文老师让我们买了许多书,如《大学》《中庸》《论语》《三言二拍》她每天早读领着我们念《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部书主要为人们传授治国的方法。他主张“仁政”和社会风气的良好。里面是这样写的“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这说的就是社会风气对国家命运的密切关系。“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说的就是统治者的理政方式对民众的影响。这在今天同样适用。古人的智慧真的让我很佩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