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修不净观,最易生出离心
修不净观,最易生出离心
所谓不净观,即觉知人身之不净,以除其贪欲之观想。观身不净的内容有二种,一者观自身之不净,二为观他身之不净。观自身不净有九相:(1)死想;(2)胀想;(3)青瘀想;(4)脓烂想;(5)坏想;(6)血涂想;(7)虫啖想;(8)骨锁想;(9)分散想。
观他身不净有五不净,即:(1)种子不净;(2)住处不净;(3)自相不净;(4)自体不净;(5)究竟不净。其实,自身他身,都是一样不净。
《定慧初修》
观察色相的修法:优波尼沙陀(译名色性空)起立自述说:“我也是最初看见佛成道的人。佛教我观察身体内外的不净相,生起极大的厌离心。悟到一切色相的性能,都从不清净而来。身体的色质,终由白骨化为微尘。最后终归于虚空。推穷其究竟,虚空与色相,两种都没有自性,因此得成无学果位的道业。(不净观是一种修持的方法。对于烦恼障很重,贪欲心很盛的人,修之较为适当。观的入手方法,是运用思惟去观看,观察,观想的意义。不净观包括九种想:①胖胀想,②青淤想,③坏想,④血涂想,⑤脓烂想,⑥虫啖想,⑦分散想,⑧白骨想,⑨烧想。人身是个臭皮囊,由死亡而到坏灭,自然地都会现出这九种现象。臭皮囊先发胖胀,跟着就起青淤的颜色,开始一块一块地败坏。然后血化为脓,开始腐烂,生出蛆虫。皮肉毛血渐渐分散完了,只剩了白骨一具。渐渐久了,白骨也就随风化为飞尘。无论富贵贫贱,智愚贤不肖,男女老幼,美的丑的,到头来都是一样。所以修习这种方法,最容易生起离尘出俗的观念。同时也很容易解脱人我的执著,和身体生理的障碍。这种修法,最好先由禅坐去思量观察。他人与自己,都是一个臭皮囊包装着一身内外不洁净的东西。什么是美的与丑的,皮包骨头以内,都是肚肠屎尿,有什么值得贪恋可爱呢!渐渐观察清楚,构成了一个观念。就觉得此身不值得留恋,心境非常平静,妄想杂念渐渐冲淡,归于平静。到了这个程度,不净观即成就了。然后产生两种现象,但是有的人可能会有,有的人并不一定会有。第一种现象:举目观看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是一具白骨骷髅架子。这种现象既已形成,就不必再继续做不净观或白骨观。只需要守住眉心中间一点白,制心一处,专精不乱。久而久之,就会发生第二种现象:并此一念亦自然而空,可以得入正定。由此精进不懈,逐步上进,即可以证果。)因此佛就印证认可,说我是得到了色性空的人。身体色质既已空尽,对于自性妙有功能,生起色质的作用,达到妙密圆通的果地。我从色相上证得阿罗汉的果位。佛现在要问我们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满通达佛的果地。如我所实验得到的,从观想色相上起修,乃是最上乘的修法。”
《愣严大义今释》
【“如有勤修不净观者,数正除遣于诸不净,作意思维诸不净相,由随相行毗钵舍那而起作意,于所缘境,数数除遣,数数现前。”】
勤修不净观的人,像你们吧,昨天去医学院看人体解剖,回来还能吃得下饭,这并不是说你们不能修不净观,你们想想看,那个死人摆在你前面,当时你心里感受怎么样?现在的感受又怎么样?想一下吧!(有同学回答:感受不大一样。)只是不大一样吗?所以你们并没有作不净观嘛!去看了人体的解剖,并不晓得要作不净观。你想想看,如果那死人现在睡在你的床上,与你一起睡,你感受怎么样?再回转来想,自己现在变成那个死人,那又怎么样?像我现在这个老师,就变成昨天你们看到的那个死人,那你感受又怎么样?老师像腊肉一样地坐在这里,老师还会可爱吗?你用不净观把它观起来,然后自己也变成那个死人,那才叫不净观呀!你们以为去看一下解剖就是不净吗?所以你们看了也没有用,修行道理都不懂。
不净观真修起来的时候,你会万念皆空,自己就像那个被解剖的死人一样,被医生剖开了,里面之脏啊,相当难过,对不对?我都看得很清楚的,像我有病的时候,我一动念,一想,我已变成那个死人,什么都不管了。所以为什么你们不净观观不起来?看了死人也没有用,不净观还是观不起来。换句话说,活佛坐在这里,你们亲眼见到也没有用,不会成功的。这是同样的道理,知道吗?即使你亲眼见到活佛,或者活佛就躺在你旁边,对你也没有用,得不到好处的,因为你心意识没有作意起观行,所以没有用,这个意思懂吧?
经常修不净观的人,“数正除遣于诸不净,作意思维诸不净相”,五遍行的作意,你要作意观起来,作意起诸不净相,由于不净观现前了,我本身就是那个死人,又烂又脏又臭的那个样子。“由随相行”,由这个观起来的随相,然后起慧观,知道那是因缘所生。所以有人对我好也好,世界上的事情有也好,没有也好,反对我的也好,不好也好,一下都变成毗钵舍那,就到了止。“于所缘境,数数除遣,数数现前”,对于一切外缘琐事都放下了,观起来的不净观也把它空掉了。然后观白骨,最后白骨也化空了,空了以后空境就现前了,就住在空境上,这才叫修不净观。我如果不讲,你们就不会多想一下、多去研究一下吗?以为看了一下死人就叫做不净观了。······
为什么修不净观呢?因为要把心中一切杂念去除净尽,而进入清净境界。不净观做到了,心的杂念不起了,意识清净了,走入净土境界,修不净观就是“对治于净”。
《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