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名校,三十而立却混成了小编辑,这些弯路千万要警惕!
前言
在我转行做新媒体编辑这一年,曾有不少的朋友私信我,有以前日企的前同事,有研究生时期的同学,还有曾经的高中朋友。互不相识的他们,却在差不多同一个时间段向我传递了同一个信息:我现在的工作,很适合我!
就连加了好友几年但少有互动的高中语文老师(我最敬佩的人之一,不好意思跟他互动),这一年来也时不时在我的朋友圈里点赞,给我留言。
这一年,我30岁,在成都一家小文化公司做一名新媒体小编。
对他们的鼓励,虽然每次我都是无比开心地回复:“是的是的,我也觉得超适合我!” 然而,我的心里,并未感到丝毫轻松。
眼看着曾经学生时代不如我的同学,要么创业开公司成了大老板,要么已是某个领域的行业精英,而我,一个本科、研究生均是双一流大学出身的人,年过30却还是一个职场小白,没车没房,有娃有家,为了生活每天都在拼命跟90、95后竞争,我能轻松?
我无法轻松!
虽然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转行,得到了一些行业大咖的认可,并且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工作机会,前景看起来一片大好,但我仍然想说,如果可以,我不想要这样的人生。
谨以此文,写给那些拥有大好年华却不自知,或是迷茫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你,希望年轻的你,能少走一点那些我走过的弯路。
最后悔没能继续优秀
大学里,如果你以前非常优秀,请你保持优秀;而如果你曾经不够优秀,请你一定要变得优秀。
我就是一个活生生地把一副好牌打烂的例子。
以全校第1名、全市第15名的成绩从一座西部小城考入魔都全国名牌大学的我,却在大学里成为了一名学渣。我不是没有学的那种学渣,是学得不用心的那种。
作为一名外语专业的学生,我也日日早起晨读,也去图书馆啃书,但是当时我的心态是,学了就行了。
“学了就行了”的思想,贯穿了我的整个大学四年。装成一个好学生的样子,上课从不迟到,所有的作业都按时完成,但是成绩单上的分数,却一年比一年难看。我都不敢告诉父母我在班上排到了第几名。
学了,没学进去,等于没学。跟那些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的人,没什么两样,反而更糟。
回头想想,如果当时能拿出高考那种“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给自己定一个更高的目标,全力以赴地去学,让自己在专业上有所小成,或是真正掌握一门能拿得出手的技能,时不时拿个奖学金让简历更有含金量,那该多好。
我把自己丢进了那锅温水,没想到煮死了我自己。所以大学里,不管你曾经优秀与否,请你一定要追求做一个优秀的人。
最后悔没能多出去走走
我的大学,是在上海读的,然而除了班级组织活动去过共青森林公园及浙江西塘,还有一次因为语言考级去过杭州之外,我竟然没有主动去过任何一个地方!
我的活动轨迹几乎就全在学校里,再远一点,就是去同在上海念大学的高中校友的学校看看,去过复旦,去过交大闵行校区,对了,也去七宝淘过衣服。
苏州园林、南京十三陵、千岛湖……甚至是本来可以免费去玩的高达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因为自己的消极与懒惰,都错过了。
虽然金钱有一定因素,但我的大学好友,一个也并不富裕的学生,硬是用攒下来的钱,在大学四年里去了山东泰山、去了安徽黄山,去了北京、还去到了香港。
而我的大学室友,一个好学腼腆的宁波姑娘,每到周末就自己背个小包,拿着相机,去上海的大街小巷溜达,在最后一年时间里,基本把整个上海都踏遍了。
而我,就坐在狭仄的寝室里,百无聊赖地打发完了所有本该可以变成美好记忆的时光。直到毕业吃散伙饭,我才意识到上海离北京只有12小时(那时候)车程而我居然没在四年中去过一次时,我的悔意,才那么突然间奔涌而出,无法自已(直到现在也没机会再去北京)。
并不是说大学里一定非要到处旅行,视每个人的喜好而定。但在那个最无忧无虑的年纪,在那个最有闲情与活力的时期,多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接触不一样的人,对你的人生绝对大有裨益。
最后悔没能结交更多朋友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你的收入是你最常交往的五个人的收入的平均值。所以,结交高质量的朋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大学时代,无疑是你最容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时期。
大学里不像高中只以考试为导向,大家拥有了更高的自由度。你可以加入感兴趣的社团,你可以去旁听敬仰的老师的课,你也可以加入学生会,成为一个活跃的学生干部。
而这些活动,都能让你认识更多的人,那些观点一拍即合的,可能就成为了你的终身至交,甚至能跟老师成为忘年交。我身边有许多人,跟高中同学大多已经没有联系,但跟大学时期结下的朋友,都还保持着联络。
而我翻开自己的手机通讯录,再看看自己的朋友圈,虽然也有几个仍常联系的大学友人(研究生的就更少了),但其实白白浪费了可以结识更多优秀朋友的机会。
尝试想一想,每一所大学里都有那么多专业,倘若你在每个专业都能有几个交情很好的朋友,今后进入社会,有一天你就会发现这会是你多么牛逼的资源!
所以,在大学里不要只做一个低头读书的独行侠,而是让自己去多认识一些朋友,说不定哪一天,你们会成为彼此事业上的贵人。
最后悔随了大流
我的人生,随了两次大流。第一次是受高中老师的影响选择了当时很火的小语种专业(但实际上我擅长写而不擅长说),第二次是受旁人影响选择了考研。
而两次随大流的结果是,我始终无法爱上我的专业,所以在这一领域无法做到精专,而第二次则是更为错误的决定,浪费了我四年的光阴(加上备考那一年),直白地说,耽误了我四年的赚钱时间。
倘若那时没有傻乎乎地辞掉工作考研就一心工作的话,以自己不算差的综合素质及不服输的性格,四年应该能够有一个很明显的提升,也能挣下房子的首付吧(那时成都房价还不像现在这么变态)。
然而当时,我的心智无法让我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当时的男友(现在是老公了)以及大学好友都在读研,于是我也就想自己也要读一个。但是我未曾想过,我的专业,根本不需要再通过读研来提升,如果我并不想走科研之路的话。
但是,我花了7年时间学习的专业,如今却跟我的工作丝毫没有关系。那些曾投入的精力与时间,真的可惜了。后悔吗?肠子都悔青了!但我无法重来。
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238万人,比2017年新增37万。我不知道这238万大学生中,有多少是真正想清楚了自己的路,又有多少人只是为了逃避一时的现实。如果你只是随大流,劝你还是早点醒醒吧。
对于一个人来说,很多东西都是在做加法,只有一样是永远在做减法,那就是生命,就是时间。许多事情都能重来,但人生无法倒带。
切忌将自己的人生,轻易地被大流带走。记住,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卖。
结语
上面说了那么多,每一样都是我血淋淋的教训。然而令我最最后悔的,是没能在大学里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论是本科还是读研,我并没有深入地去面对自己。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后想从事什么样的事业?我想要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这些问题,我都没有认真地去探寻过,解答过。有些人很幸运,很早就能够发现自己想走的路,然后就走在了正确的路上,很容易就达到了人生巅峰。但更多的人,应该是像我一样,成了手足无措的迷途者。
的确,大学时代的我们,人生经验尚少,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幸运遇到指引光明的人生导师,难免会走许多弯路。但是,有些弯路,却真的不必都走。
那要怎样才能避免或者少走弯路?
多借鉴前人的经验(比如我这个反例)。
多主动学习。
多用心思考。
这“三驾马车”,如果你真正地运用好了,就能助你找到真正的自己。只有当你找到了那个真正的自己,你才能做出对你的人生真正有益的选择。
就好像我在30岁突然开窍,不顾所有人质疑嘲笑的目光,毅然转行做自己喜爱的文字工作一样。而开窍的原因,正是由于我开始认真地学习,同时进行大量地思考。
我相信,找到真正自己的人,会拥有无限强大的力量。而事实,也的确是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不仅实现了收入上的翻一番,还接到了行业牛人的合作邀请。
走弯路不可怕,怕的是你走上弯路而不自知,怕的是你一直都在走弯路。希望每一个逐梦路上的你,能少走一点弯路,这样也许你就可以在你30岁时,拥抱一个还算满意的你自己。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职场大象
职场大象,在斑驳陆离的城市给你不止干货,更是陪着刚起步的你们一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