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

【成长建构No.2】重新定义学习

2018-07-24  本文已影响10人  知生涯

个人成长建构师之路 第2篇

【为什么要重新定义学习? 】

成人为什么还要学习?学习的本质是解决什么问题?不论你的答案是工作、生活、还是亲子互动,本质上是一件事。那就是解决个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通过学习,可以不断的升级自我,适应环境,并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更好的收效。正是因为这样的需求,人才需要不断的学习。但是在知识暴炸的今天,我们的学习模式真的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吗?

1、越学越封闭的认知框架

如今打开手机,学习内容琳琅满目。很多人在知识的海洋中变成了“屯课”一族。随着移动端知识变现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个新词,叫“知识焦虑”。大家学了很多,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甚至越学越焦虑。道理懂了很多却依然过不好生活。

想一下年纪老去的父辈,就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他们年龄越大往往很难接受新鲜的知识、技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也持有消极的态度。但是讲道理,确可以跟我们唠叨个没完。仿佛完全封闭在自己的认知框架内,孤芳自赏。

相反,看看幼儿时期的孩子,我们则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学习模式。他们没有太多的框架,对学习更多体现为一种勇敢的尝试。在体验的反馈中,不断总结经验。他们并不会对尝试和体验的方式进行判断。换句话说他们没有一个认知框架在限制他的学习模式。而他们的成长速度,也是最快的。

每个人的学习,有自己的认知框架。框架随着经验而形成,我们常常基于框架,来决定哪些学习方法有效,哪些方法无效;哪些学习内容有用,哪些没用。它能帮助我们,也会阻碍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框架越来越倾向于僵硬、僵化,整个人的认知也有同样的趋势。

2、最低层次的学习模式

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模式?学习效果应该是唯一的标准。事实上多年来的学习习惯,给我们形成的框架,是用最低层次的学习模式,来企图达到最高层次的收效。

回顾两个场景我们便可以看到这其中的差距。第一个场景,当我们想学习的时候,通常我们会如何做呢?屯一堆课在手机上,然后开始听、记笔记。我们对课程好不好的判断一般基于课程的专业度、内容量、老师知名度等等。但是,不论课程的这三维有多大,所有课程的普遍学习规律是越到后面的课程,播放量越小,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坚持下来。

第二个场景,回想一下我们什么时候的成长感是最大的?往往不是我们这样煞有其事的学习的时候,而是我们最痛苦、最有挑战、遇到瓶颈、资源不足、能力不足,却不得不参与其中的时候。那个时候不论你最终的结果好与坏,回想起来,都会有一种极大的成长感。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的学习,都停留在最低层次的收集、辨认、保存的阶段,如果知识是网球,我们就是那个忙着捡球,却不打球的球童,见得很多,却依然不会打球。

我记得曾经清华北大MBA总裁班特别火,我当年也加入其中,报了课程。同学们最长说的一句话就是:学会一套词儿,认识一群人儿。仿佛这就是上总裁班最大的收获一样。现在想想,之所以大家只能停留在这个阶段,是因为我们只做知识的记录者,而不做知识的应用者,更谈不上知识的重编、创新和输出了。

3、颈部以上的学习:

人本大师罗杰斯,把学习分为:颈部以上的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事实上在过往学习养成的习惯中,绝大多数成人都是颈部以上的学习。因为我们都被多年的学习认知框架框住了。过去我们的学习目标就是考试,以此目标出发,我们的学习标准,就是停留在记忆和纸面的理解,而没有机会参与更深的知识运用和互动。

同时这种认知框架,让我们对老师这种“权威”的存在,形成了依赖。我们会盲目的认为,权威足够高,我们就能学的好。因此老师的头衔、光环似乎成了我们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判断标准。当我这样描述这件事的时候,你一定会产生疑惑:他的光环和头衔与我能不能学好,有什么直接联系?

我曾经第一次接触神经语言系统学时,跟随一位有名的老师,老师讲的好专业,好多全新的概念让我振聋发聩。可是后来当我读了李钟颖的著作后,我才发现原来老师的这些案例故事,都是照搬书上的原文。而真正提高我对这些知识理解的,是我将一部分技术运用的工作和心理辅导之后。这个过程,没有一位老师的参与。

事实上我们能不能学好的关键,除了老师在最低层协助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收集之外,最重要的,还在于我们与知识更高层级的互动,甚至重组、创新。这也是为什么再好的班主任,学生也有优差之分的原因。大学招生有一个共识,好生源决定了学校的办学质量,而不是好老师。在最低层次的知识收集与解释上,一本好书和一位名师的作用差距不大。

4、有意义的学习:

因此我们不能停留在单纯对知识存量的追逐上,而是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依靠新的学习模式,来推动我们的改变和发展。罗杰斯提出了关于有意义的学习的特征:首先它是弥漫性的,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工作、生活、工作关系等。这种参与程度,与单纯的阅读,记笔记完全不同。是在事实性知识的积累之上,进行更深层面的渗透。

这种渗透的目的,是改变我们的行为,决策、态度最终改造我们的人格。因为回到学习的本质之上,我们要通过调整行为方式、决策算法、处事态度等方面,来获得更有效地外部互动关系,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中,取得更加有成效的回馈。

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事实上它会遇到很多的心理阻碍。

这是因为之前的学习模式和经验框架,已经对我们的个性心理产生了塑造。而我们当下的心理活动,又是基于这样的个性心理产生的。因此,当全新的学习方式到来,企图对现有的框架进行改造时,我们首先启动的,是基于原有个性心理,产生的心理活动。而这个过程的结果,往往是消极的,是未经体验就得到答案的。

好在心里过程并不是只受个性心理的影响,它也受我们元认知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对自己个性心理特征的认知,这是我们能够改造自身个性心理地貌的关键。

当我们看到了是什么个性心理特征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心理过程时,我们便有机会干涉我们心里过程的生成,进而最终改造心理地貌。就像风卷流云的动向会受地貌的影响,但也会反过来塑造地貌特征。有意义的学习,正是这种改造的过程。

5、通过学习远离认知失调

罗杰斯认为,有意义的学习要实现五个相互关联的效果。分别是接纳自我、建立自信、包容他人、灵活适应、注重过程。

在多变和发展的环境中,无法接纳自己的人,更难接纳真实的环境,也就谈不上包容他人。而变化发展的环境,要求我们必须要以灵活的态度,去适应和学习新的关系形式。最后,人生是流动发展的过程,认识到这一点,意味着我们将放弃固化结果和局限,转而成为一个在过程中不断达到更高人生境界的生命过程。

相反,颈部以上的学习不能带来人格上的进步,它与学习的原初目的背道而驰。当我们困于固步自封的认知框架之内时,便会带来认知失调。也就是我们的认知逐步脱离环境的真实。

这是一个人带上人格面具的开始。一方面为了适应环境,他会带上人格面具与环境互动,但内心却因为认知框架与环境真实之间的差异,而感到丧失自我,痛苦纠结。

另一方面,当他坚持做自己时,又会因为框架的僵硬老化而不被环境接纳。进而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有意义的学习,便在于化解这种两难境地。以升级认知,重塑自我为解决方案,与环境达到认知的同频。

6、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

如何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在过往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的中心是老师。老师来告诉我们对错是非。然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与过往的教的模式完全不同。老师的角色不再是告诉你应该是什么,而是向你展示,世界的另外一些信息,不以灌输知识、解释知识为最终目的,更不会做对错的评判。

学习者为中心,更注重学习的体验和这些信息与学习者的认知经验结合之后产生的全新理解。这些理解无关对错,对这个学生而言都是有价值的。这种模式既便是在应对考试的环境下,也依然有效。因为他依靠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来完成学习和改变,而主动探索,才是学习最核心的动力。

在这样的模式下,没有所谓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权威与跟随者关系,没有制高点由上而下的灌输。取而代之的,是彼此之间的支持。大家都在这里将学习与自己的经验做连接,催生出自己的想法和收获。

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信息网络。而吸收知识这件事,会自然的发生在个体的主动性上。如果非要定义一个老师的存在,那么他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激发者和学习目标的共享者。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关键,是鼓励学生们将新领域的知识付诸实践。用实践来反馈效果,而不是用过往的认知框架,来预判效果。

这种模式拒绝还未尝试就下结论的固化思维。因为我们过往的认知经验和学习模式,常常让我们等:等权威的答案、等权威的方法、等权威告诉我们行不行。如果没有外部权威,那么我们自己就充当这个角色,基于过往的认知框架来下个结论,告诉自己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但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没有权威告诉你明确的方法或答案。我们要通过尝试来获得答案和反馈。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体验才是最高的权威!没有体验的判断,都是苍白无力和固步自封的。

因此,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必须把我不能、我不敢、我不会等预判,改为“我试一试”。这真的是一个简单而颠覆性的举动!因为当我们说出“我试一试”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冲出了之前的框架,开始拓展我们的认知边疆了!

叶上闻

公众号:生涯叶上闻

2018年7月24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