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动力】之BW的故事(5)
咱们书接上回,主动选择做记分员的BW接下来发生的故事。
坚持的故事
当天下午,这个7岁的小男孩,居然安静的端正的坐在座位上一个多小时听小组分享,而且是在他很饿的情况下,因为他中午可能吃饭少,所以下午课程刚开始他就饿了。
印象中,小一点的孩子,对于游戏和互动更感兴趣,对于这种分享能够坐上20分钟,已经很棒了,他居然安稳的坐上一个小时,而且是在很饿的情况下。
我说:BW,老师发现,你很饿却还忍着饿,端正的坐在这一个多小时,你是怎么做到的?
他说:坚持。
当时就被这个再次震撼到,因为有一股要坚持的力量,所以即使很饿,即使坐不住,还依然坚持再坐一会儿。
负责的故事
后来他实在是坐不住了,正好后面的茶歇也准备好了,我说你去吃茶歇吧,他离开,走了两步,又回到座位上,就在我好奇,他回来干什么的时候,就看到他,打开他的背包,拿出笔记本和签字笔,认真的写上一、二、三(代表三个组),他在履行他作为记分员的职责。那一刻我被这个孩子深深的打动,如此的用心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后来我们组分享完之后,另外一组开始分享,他依然很饿。我说你可以在后面的区域吃,咱们坐的这个区域是上课的区域,这个区域不能吃茶歇。他说:好。于是就自己开心的去后方吃茶歇了。
吃着吃着,我们还在进行小组展示的时候,他就带着吃的东西回来了。
“不听话”背后的故事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不听话,他一吃别的小孩子看到可能也要吃,万一小孩子闹起来怎么办,想着想着就觉得有好混乱。我看到了我的着急,同时我的叙事专业告诉我,每件事情背后都有故事。
于是,我问BW,BW咱们这个区域是上课的区域,不能把吃的带过来,你怎么带过来吃?
他好像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赶快就偷偷的躲到椅子的后面,让别的小伙伴儿看不到,继续吃。
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于是问他:是不是肚子好饿好饿,好想吃东西,同时也好想和大家在一起,不想和大家分开,所以就带着东西过来了。是吗?
他躲在椅子后面的小脸,抬起头,认真的点了点头,说:嗯。
看着那可爱的小脸,躲在椅子后面吃着干脆面,很饿又想要和大家待在一起的心意,被他单纯而直接的爱暖到。
我再最后去一次
BW吃完手里的干脆面,活动还没有结束,他说:我再最后去一次。
我说:最后去一次什么?
他说:下课前再拿一次零食,就不去了。
听到这里,有一丝丝的心疼,我想:他是知道自己这样来回跑是不合适的,但是孩子的天性,就是没有办法一直安静的坐在一个座位上,不像大人这样理智的控制,所以他尽量减少走动,对他来说能够做到现在这样,已经很辛苦,很不容易了。
我看到他拿着一盒薯片回到座位上,打开书包放了进去。我当时想,他在储备食物,万一下一次又饿了,就可以有吃的,补充。
就这样过了一会儿,课程结束了,孩子们一起去吃茶歇了。助教老师们还在讨论,依然在座位上,这时候BW打开自己的书包,把薯片从书包里拿出来,递给我说:杨老师,这是给你们的,你们也吃吧。然后他就从座位上离开了。
那一刻又被孩子深深的爱到和滋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