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初读时以为是束缚自己的粗布麻绳 ,回望才发现皆是熠熠生
最近被《红楼梦》种草了,87版《红楼梦》播出37年后,舞台剧《红楼梦》因为“抢票”火上热搜。一群年轻舞者,以舞蹈的形式,将《红楼梦》搬进了剧院。舞剧将《红楼梦》分为“入府 ”“ 幻境”“含酸”“省亲”“游园”“葬花”“元宵”“丢玉”“冲喜”“团圆”“花葬”“归彼大荒”12个篇章。唯美的舞台设计和舞者们精湛的表演让我想要一探究竟。据看过的网友评论介绍该舞台剧每一个篇章环环相扣,无论服装造型,还是舞台设计,每一个瞬间都是一副美丽的画卷,让红楼迷们体会到前所未有的美学盛宴。据各大网站媒体报道演出两年来,场场爆红,座无虚席,以至于我连续网上预约多场依旧没有成功。
单单从各大短视频推送的介绍里,就让人感觉震撼,有一种想要高价黄牛票也愿意买一张去看看的冲动。高高的椅靠背像是墓碑,脚不点地又似是魂,满地白花是阴阳两隔,十二金钗十二座碑,十二局判词十二次梦,既是红楼梦也是石头记,刻的是悲也是碑,红楼梦红楼梦,终究是红楼一梦。其实每个读红楼梦的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造就了性格的不同。人生从来并无对错,只是彼此走过的轨迹不同而已,同样的是人生。一部天书红楼梦,荣华富贵兴衰史,有人看到的是爱情,是喜;有人看到的是大起大落的人生,是悲。
《红楼梦》之所以能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还能被悠悠大众口口相传不是没有道理的。年轻看时看红楼梦总觉是在写贾宝玉和府上的各大小姐间的爱情故事,岁月渐长重读才知红楼讲的其实是人生。我们会越来越发现读书时曾经讨厌的那本语文书,它没有一篇课文是充数的 ,只是当时我们都忙着赶路,却忘了窥探古人风骨,初读时以为是束缚自己的粗布麻绳 ,回望才发现皆是熠熠生辉的丝绸锻带。
就像我们上学时尤其女生最讨厌的历史课一样,它真得是要经历过几十年的文化沉淀,才能真正看懂里面的美,可惜了小时候我们没有那么多深厚的沉淀。当时不懂大汉双璧的魅力,直到看了大汉天子和汉武大帝;当时不懂三国的浪漫,直到后来看了无数版本的三国题材电视剧电影和小说;当时不懂唐诗宋词的魅力,直到看了唐宋的悲苦壮烈。看过了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才看到了大唐盛世女性的美丽和地位。去过了橘子洲头才能体会毛主席指点江山的气势磅礴。行走过千山万水才明白了诗词歌赋背后的强烈情感,那些都是嵌在华人骨血里的基因。同样的,当时看不懂红楼的悲欢,直到看过了张爱玲看过了王国维看过了金庸看过了金枝欲孽看过了拙政园游览过大观园和秦淮河畔,看过了这样的舞台剧,或许才把那满篇文字和画面对上了号,活生生的刻印在了心里。
希望有好运抢到票,去看一场如幻如影的红楼梦。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5091/9aceb738f8022fa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