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者之遗
![](https://img.haomeiwen.com/i17756026/7222b8ca31e526d7.jpg)
《权者之遗》
文/墨云默城
最长远的遗言:刘邦在弥留之际,还在担心自己的江山后世,留下了几点遗言。
首先,兔死狗烹,当上天下霸主后刘邦先后杀了韩信、彭越二人,从而也加速了英布、卢绾的叛变。为了防止自己死后权臣藩王之乱,便是一句:“国以永存,施及苗裔。”告诉大家,只要我老刘家大汉朝还在,好处少不了各位的,安稳了老臣的心。
另外,他知道自己死后吕后会掌权,“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是他对外戚吕氏家族最高等级的防范。与此同时,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以及周勃与吕氏家族形成平衡。甚至还言道:“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太尉”。果然后面吕后死后,吕氏造反,最后被周勃镇压……刘邦的这一系列遗言,保了大汉江山400年的发展。
最平凡暖心的遗令:
曹操自《三国演义》出现以来一直被人称为奸雄,不是什么好的形象。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不怎么好的人,却是一位好丈夫。曹操的遗令没有过多的对国家大事的安排,更多的是一些家庭琐事。“分香卖履”就出自曹操的遗令,除了安排自己的身后事之外,他更是着重安排了他妻妾今后的生活。“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
一句话告诉他的继承人曹丕,好好对待自己的妻妾,让她们有地方住,不要短了吃穿。也交代他自己的妻妾要学会一些技能,随时都能保证生活,她们可以改嫁,没有人会去阻止。相比于绝大多数的上位者,阿瞒的这份遗令似乎显得格外不同,也更接地气。
最无用的遗嘱:
刘备是一个能忍且有一些智慧的人。当他面临死亡,他如所有的君主一般,总要留下一些关于江山社稷的交代。他一方面嘱咐自己的儿子刘禅,听诸葛亮的话,尊重老臣,好好学习治国之道。其中言论可谓呕心沥血,充满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所有的期待和一个君主对江山的托付。另一方面,他也告诉诸葛亮,他知道自己儿子并不算很好,你可以一直辅佐他也很感谢你,如果你觉得他不行,你也可以取而代之。
这样一番言论让诸葛亮感激涕零,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教导的儒士,他肯定选择的是前者。这就是刘备聪明的地方。然而万万没想到,他的儿子竟成为了流传千百世的阿斗。如此谆谆教导,能将大臣的辅佐也没能让他的江山持续的太久。临死前的遗嘱都成为了泡影,化为无用。
自古今来所有的掌权者上位者,临死前总要留下些什么,然而人之将死,所发之言我们是出自本心的引导。再多的面孔,也回归了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