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岁月,时光收集!且行且思心灵之约

宋末元兴 三杰之殇

2022-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九郎判官

终宋一朝,史料浩繁,千头万绪之下,也不知该重点写些什么。但转而细想,能撑起两宋这三百年江山的并非坐在龙椅上的人,而是那些忠贞良将。虽说崖山之战是宋室的终局之战,但宋祚其实早在宋恭帝出降时已经断绝,之后不过只是一群不懂变通的“痴顽”之人在那里舍身相搏,和天地斗,与时局争,凭着一股痴念想着能扭转乾坤而已。而他们最终在无可挽回即将覆灭时,又从容以待共赴国难。汉初有三杰辅佐高祖,开大汉四百年基业。宋末也有三节(杰)扶持幼主,留取丹心光耀万代。

文天祥被元兵俘虏时,欲吞龙脑(冰片)自尽,未果。文天祥的同乡好友兼僚属刘子俊欲以己冒认为文天祥,想让文天祥躲过一劫。文天祥不同意,后刘子俊身份被识破,被元兵烹杀。文天祥被押至张弘范处,张弘范待其以客礼劝降,被拒。继而又想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回道:“我已经不能再捍卫父母之邦了,你现在还想让我去教唆别人背叛父母,这又是何道理?”张弘范态度坚决,定要文天祥写,而文天祥当场提笔写下名篇《过零丁洋》。崖山之后,文天祥被押送至大都,忽必烈主导的劝降屡次不成,本已经想将文天祥外放出家做道士了,但经降臣留梦炎(请记住这头牲口)拨弄,最后还是将文天祥处死。

宋室已经无法扳回崖山战局,回天无术了。陆秀夫在宋军水师破灭的前夕赶到赵昺(宋末帝)的船上说道:“国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陛下您应当殉国,德佑皇帝(宋恭帝)已然受辱,陛下您不可再辱。”遂背负幼帝,投海殉国。

崖山战败后,张世杰的舟船来到海陵山下(今广东阳江市平章山),当时台风来袭,将士们劝张世杰登岸避风,张世杰叹息道:“不必了。”一个人登上舵轮甲板处,焚香祷天道:“我为了赵氏,已力竭了,一君亡(宋端宗),又立一君(宋末帝),现在新君又亡,而我尚未死,本还希望敌兵稍退,仍可立赵氏子孙承宋宗祧。而今遇见如此风涛,想是天意定是要亡宋,且不容我再活下去呢。”刚祷天完毕,风浪加剧,竟直接打沉张世杰的舟船,张世杰溺亡。

宋末可歌可泣者不只有三杰,众人皆奔波于海、陆之间,百折不挠。在宋恭帝已经出降,宋土大部沦陷的情况下,仍为复国而奔走,继续占据福建及广东两省抵抗元廷。后在这两省大部分也沦陷的情况下,又去争夺海岛(硇洲岛),以此为基地继续抗元。明知已于事无补,但还是那么去做了。后世有人讥笑他等迂腐,不知变通,事情到了如此局面已再无幸理,还要抵抗,殊不知当年的众人都是在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后出师表》中有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

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天与之机,谨南向百拜以死。其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宋虽亡,但纲常之理、忠义之心仍旧存于世间,元祚不及百年而又再归于明,虽是宋哀,却为后世百代之幸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