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你的行动力:RIA(便签学习法)之A2便签!
提升学习力,所使用的工具就是RIA便签学习法:RIA(Reading、Interpretation、Appropriation),来源于赵周老师的畅销书籍:《这样读书就够了》
R(Reading)=阅读
I(Interpretation)=理解、说明:以学习者为中心,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A2规划应用(目标与行动)
想了解RIA的整体介绍,请参看:RIA(便签学习法),提升你的理解力、反思力、应用力!
1、
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A2规划应用(目标与行动)
“成人教育之父”诺尔斯研究发现,对成人学习者来说,最重要的学习过程叫做:Appropriation。作为教育学专业术语,Appropriation经常被译为“内化”,拆书帮译作“拆为已用”。这个过程中通过包括学习者激活和反思过往经验,设想和规划未来的行动,以及现场的演练。
A2是RIA便签学习法中的三张便签之三,你从原文中学到的知识点,想应用到什么地方呢?是为了刷新了你的认知水平、提升你的某项能力、还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
A2便签目的就是应用:所以首先要确定目标,然后根据你的目标制订行动计划。
如果你从知识点中想到几个应用思路,怎么办呢?几个思路就拿几张便签,但每一个便签要写一个目标,以及单独的行动计划!并切记,A2便签不是用来喊口号,切实去做,才能真正转化为行动力,把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技能或解决自身的问题。

2、
我刚开始写便签的时候,经常会发感慨或决心泛滥。刚开始说“我要.......”,下一次就开始说“我一定要......”,再下一次就变成“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改变的好像都只在于语气与助词。
而怎么辨析自己写在A2上的文字是感慨或者是规划应用?赵周老师提出了四个标准来衡量——目标、行动、关联和可控。
一、目标:是否规划了目标?目标是否符合SMART法则?
二、行动:行动是否可以拉近现状与目标的距离?具体行动步骤如何?行动人是谁?在哪里?行动何时开始?频率如何?
三、关联:是否使用了原文信息或I便签的方法。
四、可控:都是自己能做到或能推动他人做到的吗?可以量化做的程度吗?行动显性化吗?
SMART原则大家可以百度,我简要抄送一些在下面:
SMART原则(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实施目标管理不仅是为了利于员工更加明确高效地工作,更是为了管理者将来对员工实施绩效考核提供了考核目标和考核标准,使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更能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开与公平。
1. 绩效指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2. 绩效指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绩效指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4. 绩效指标是要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evant)
5. 绩效指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3、
举两个例子:
学习《成功、动机与目标》这本书的时候,原文内容说要用乐观的态度想问题,用执行的心态去做事情。这时候我的A2如下:
目标:未来一个月,每天跑步两公里
行动:1、乐观的态度“想”目标: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一次能跑一公里左右,休息一下再跑一公里,二十分钟以内完全可以完成。
2、用执行的心态去“做”:
A、设定一个闹钟,晚上9点提醒跑步
B、闹钟响了以后,其他事情放下,出门完成跑步任务再回来
C、每天增加第一次跑步的距离100米,一个星期以后一次就可以跑1600米。
D、一个星期后检查。完成得好奖励看场电影,如果没做到,自己做一次家庭大扫除的劳动。
E、根据完成情况,规划下一星期的运动计划。大家看一下,有目标,有计划,是不是就能成功呢?实际情况是,我只坚持了两天,就没有然后了。事后这个A2又变成了我另一个作业的A1,分析为什么没有执行下去。
学习《你的品牌,价值千万》这本书的时候,原文说网络链接越来越重要的时代,在网络上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树立好自己的第一印象,具体从头像、签名等内容开始。我的A2是:
目标:一个月内,明确定位,统一形象
计划:1、明确定位: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辅助思考自身的发展与定位,十天时间。确定好定位以后,修改签名。
2、打造第一印象,从头像开始:a、查找自己的照片库,寻找满意的形象照片,三天内。;b、如果没有合适的,找朋友了解哪一家照相馆实力不错,能出片,时间一个星期内;c、找时间去完成照片拍摄,时间半个月内;
3、订一个闹钟,一个月后检查如果你留意了我的简书或微信的朋友,就可以看到,我的头像是最近改的,签名介绍也经过修改,定位清晰了,呈现就会统一。而立足于本身,立足于问题,行动力还用担心吗?
4、
留个问题:
根据下面阅读的原文《高难度谈话》,你可以试着写一下你的A1便签,你也可以试着分析一下下面两个I便签哪个好?
认同情绪其实很简单,即暗示或明示对方你正在努力地了解对方话语中所隐含的情绪。如果对方说“你的谎言让我感到很困惑”,你也许会回答说:
-好吧,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
-我应当说清楚,我并没有撒谎。
-听起来,你的反应似乎有点过激了。
在你看来,这三个答案似乎都没什么问题。前面两个答案针对对方所说的内容做出了回答,而第三个则是对对方情绪的一种判定。然而,三个答案中却没有一个对对方的情绪表示了认同,或者说回应了情绪背后所隐藏的问题。与之相反,以下几种回答方式恰好对情绪表示了认同:
-听起来,这似乎让你感到很烦恼。
-这似乎对你很重要。
-如果我是你,我也可能会感到困惑。


我是陈伟新,正在学习与传播用RIA提升个人的元能力:学习能力,用三个标签法锻炼理解力、反思力、行动力,以及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成长性思维、系统性思维。
改变别人很难,改变自己也很难!但改变自己才有希望!
调整人生状态,从觉察开始,从提升元能力(学习力)开始;提升学习力,从熟练使用一个工具:RIA开始。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觉察到要改变人生状态的朋友欢迎与我一起同行,欢迎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