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我的生活我的澳洲想法

澳洲职场之体会-恃强凌弱篇

2018-07-01  本文已影响8人  安祖花开
澳洲职场之体会-恃强凌弱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恃强凌弱。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澳洲,这个话题都是一个敏感话题。尤其是在澳洲职场,每个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都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处理员工之间的纠纷,尤其是针对恃强凌弱,Bullying 这一问题。

以我个人在中国有限的工作经验,中国职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讳莫如深。这个问题往往在文化这个巨大的保护伞下,处于隐形状态。一般情况下,很多规则不用讲的很明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表面的融洽是一定要坚守的。坑坑洼洼的棱角一定要被抹平的。不难想象,很多职场受到欺压的人,也是大多数忍气吞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想办法内化。尤其是上级对下级的欺压,更加不敢怒也不敢言,只有自己偷偷的想办法消化掉。在中国的职场,人需要无比强大的内心和人生智慧。我想来是那种没有强大心力和人生智慧的人,因此早早的逃到了澳洲。

在来澳洲之前,在中国工作过七年。也是由于教师这个职业,相对而言,人际关系比较简单。我也没有怎么被人欺负,我这个在人际关系上,超级简单的脑袋瓜子居然有惊无险的活了过来,倒也交了很多朋友。

到了澳洲职场,我才发现自己在职场的经验几乎为零。来澳洲两年后就进入了澳洲一所大学的教导处工作,这算是这个大学的行政中心。当时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来的勇气。对澳洲英语口音还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居然在一个行政机构工作。那个招我进去的人也真是大胆。

当时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待大量的学生咨询。工作范围涉及到大学各个院系的复杂行政事务。有时候一边接着电话,一边在大学网站上寻找信息。在电话那边看不见你的人,才不管你的英语好不好,叽里呱啦的一通说,我这边手忙脚乱的解答人家的问题。这个大学学生超过两万,院系超过九个。同时,还要应付来自各个院系的系主任,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各种咨询。因为作为大学行政中心,负责解释行政方面的政策。这样的巨大的信息量是可以预见的,也可以想见我当时的狼狈模样。

在这样的“魔鬼”工作折磨下,半年后,我居然奇迹般的存活了下来。后来应付工作也可以游刃有余了。一边接着电话,从容的回答各种刁钻问题,一边也可以给自己冲着咖啡,不耽误脑子想他问的问题是什么。就是院系的头头们打电话来,也能和系主任们时不时开个玩笑,邮件往来装模作样。

就是在这样的磨练中,我对中西方的职场的差异也有了血的教训。尤其就这个恃强凌弱的问题。

在中国人的眼里,被欺负的一方是可怜的受害者。这个人也往往也是心地善良,老好人。这样的人往往给人的印象是工作努力,不计辛劳,不怕吃亏。是人人眼里的好员工。中国人讲吃亏是福。在这样的文化下,你要是斤斤计较,吃一点亏就叫,让人难免反感,忍气吞声是王道。

可是在澳洲大学里,我在祖国学到的那些忍气吞声的职场生存法则,完全不好用。很快,我就成了我们部门那个最安静,整天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其实姐姐我那时候每天都很生气的,经常替那些澳洲同事们干了他们的活。结果那些人还天天在老板那里邀功请赏。没人看到姐姐。

既然自己不爽,不想天天帮自己的同事干活,姐姐本来就是“境界不高”,也从来不屑于做老好人。所以就要想法解决这些问题,拯救自己于困境之中。姐姐没啥优点,就是善于学习这一个优点了。经过各种调查研究才发现,就这个问题上主要出在姐姐我的价值观念和澳洲同事的价值观念完全不同。

中国人讲和气,讲吃亏。西方人讲原则,敢于坚持自己。如果你受了欺负,你第一时间应该有胆量说出来。你不表达出来你的真实想法,人家就当你不存在。人家甚至认为你很“享受”被欺负,因为会加倍的欺负你。你既然喜欢当老好人,那我就给你老好人这个称号。你得到你的老好人称号,我得到我的便宜,活你多干,功劳归我,这个逻辑很能说的通。

可是问题在于,你自己一直忍气吞声,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时间久了,使得大量的负面情绪累积。是个人都有忍不住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你忍不住了,突然“爆发”了,你周围的澳洲同事还奇怪,“她咋了?平时不是很安静 很calm,很好相处 easy going 的人吗”? 他们那里知道你那些情绪有时候是隐藏起来的。

在西方文化,有层隐含的意思。这个被欺负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是活该的!你的软弱给了人家欺负你的机会。是你自己放弃了属于你自己的权利。你变相的对对人家说,“随便欺负我好了”。因此,这个看问题的角度就完全和中国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综上所述:如果有了职场恃强凌弱,被欺负的那方也是有责任的,而且责任还很大。因为你“允许”他人欺负你,“允许”他人占你的便宜。

由于观念的差别,那些在职场跳的最高的,最难搞的人反而处处显得顺风顺水。因为人家嗓门大,气势宏伟。你那种中华文化中的吃亏是福的想法在澳洲在他们眼里简直是个笑话。

如果我们肯换一个方法。你对某个人有意见,很平和的给她表达出来你的感受。第一时间就画好界限,向她宣告“这是我的底线,你最好不要越过来”。你自己画了线,人家自然就知道了,下次自然会尊重你的意见。同时,因为你的勇气和敢于说话,反而会赢得同事的尊重。相反那些自己不吭声,闷头干活,忍不住了爆发的人,反而让人觉得你懦弱,情商太低,不值得尊重。也是为什么很多华人在国外的职场常常被忽视,因为你“允许”你自己不存在,你”允许” 他人忽略你的存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