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
在第一次拿起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时,我对里面的高深理论望而却步了,大略翻阅了章节框架后便束之高阁了。现在核心素养又被当做火热话题再被研究时,我又一次静下心细细拜读了这本书,收获颇丰。
给我最深感触的是第二章第三节,在这里对教师在核心素养中提出了的要求。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拥有什么,才能够给予学生什么。《礼记·学记》云:“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教师只拥有知识,就只能给学生知识。唯有智慧才能启迪智慧,唯有素养才能培育素养。学科教师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条件,要从知识教学走向素养教学,教师必须从知识型教师转变为素养型教师。
“深刻”、“独到”、“广博”是余教授到来的新课程改革的承担者的学科素养的期望。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首先在于他能够独立钻研和分析教材,并把教材编写意图看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深入浅出”。教师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这样讲起课来就简单,能够讲到点子上。正所谓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教师一句精辟的话,常能久久索绕于学生的脑海,令他们终生难忘。与深刻相对立的是肤浅,肤浅的实质是智慧的缺失。肤浅就像二十七八度的温水,既没有沸水那样烫人,也没有寒冰那样刺骨。因此,你不要指望从肤浅者的教学中去寻找刻骨铭心的印象。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在你的科学知识的海洋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一粟。”的确,名师不仅应该是他那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也应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五湖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他都应该有所涉猎。努力开拓知识面,深挖知识层,这样才有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讲起课来才能纵横捭阖、左右逢源、随手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见地别具、吐语不凡,令学生流连忘返。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在汲取人类文明史的丰富营养后,厚积薄发的艺术精品,能收到让学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有学者说过,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讲解,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启发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素养。启发是有条件的,就事论事、照本宣科是谈不上启发性的。只有当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并对自己要讲的一切都烂熟于心,确信无疑,“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他在课堂上才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和魅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
启发的最高境界是以灵气启迪悟性。富有灵气的教师善于激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把学生带进“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然后点拨提示,使学生豁然开朗。
一个人的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文化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知识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所以,要切实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就需要我们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我们的素养,多读书,读好书,如果我们都怀揣涓涓心流,让学生取水一瓢又岂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