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阅读—在不安的世界里,给自己安全感P01-P06
目录图解
01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是在十九岁,当时是在寻找内心的安宁,在图书馆里,在宿舍里,酣畅淋漓,内心十分妥帖,虽一知半解,却也荣幸至极,尤其是在二十七岁的自己重新去审视这本书的时候。我重新开始了解了毕淑敏老师,这些文字和她的职业和她的学识息息相关,所以百无聊赖之际想要信马由缰去拆分一下这本书,不知道是否能够将它拆分入腹呢?十九岁和二十七岁的较量,不由得无奈一笑,权当消遣吧。
02在不安的世界里,给自己安全感。世界是不安的吗?自己的情绪是不安的吗?哈哈哈,其实啊不管是谁不安也好,对于渺沧海之一粟的我而言,是要如蜉蝣般在这人世间汲汲于营也好,自由潇洒意也好。总归头顶着云卷云舒,在这忙忙碌碌的人世间存在下去,存活下去,苟延残喘下去。
无论是哪一种,太阳依旧徐徐升起,天街小雨,狂风骤雨,乌云满天, 日夜更替,四季变迁都是是这样。有时候想为赋新词强说愁,有时也会面对羞窘大喊一声卧槽,然后说一声有辱斯文,毕竟还要为人师表。话题扯远了,闲聊了这么多,我想了想自己觉得,世界不是不安的,它就在那里。在我们的变化中,在我们的生产活动中,在我们的一期一会中,在我们的昼夜更替中,在我们的啼哭中,在我们的牙牙学语中,在我们的蹒跚学步中,在我们的朝气蓬勃中,在我们的踌躇满志中,在我们的长吁短叹中,在我们的怀疑中,在我们一圈又一圈的循环中。我们经过了世界,世界陪伴了我们。
冷眼旁观的世界,交往中,情绪变化的我们,毕淑敏老师说有安全感的我们是悬挂天空有着温煦光芒。那么有着安全感的人其实是非常勇敢的内心或者外在非常温柔的,能够比较自如的与人交往,给人温暖,也温暖自己。这样许许多多的像我们这样的小恒星给这个没有温度的客观存在的世界以温度,渐渐的形成了,或者组成了,或者怎样呢,成就了昼夜更替,万家灯火的人世间。所以这样温暖的毕淑敏老师想要传达的会不会是这些呢?我不得而知,这只是阅读P002开头第一段。我想用现在自己的思维方式,给予这本书阅读比较系统,提炼出其中存在的心理学知识或者其他一些知识。
昨晚看了这本书的目录,分为五大章节。第一大章节是负面情绪的正面价值,我觉得不开心是一种负面情绪,我们都认为是不好的,但是毕淑敏老师说我们要认识到它的正面价值。也就是说既然不开心,那怎么才可以开心呢?
发展它,正视它,解决掉它!这里语气加重,显得更加果决一点。因为它就像机器运转,就像商店经营等等吧。这就做负面情绪的正面价值。
第二章节是Close relationship, we should try to deal with that. Because it is more considerate. Just like wind and sunshine. I am very confused about. I don’t know how to explain. It is equal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nd and sunshine. It reminded me a Chinese story. Maybe I can use this theory to understand it.
第三章节 关键词:直面生命的苛求
关于人生困境、丧失的方法论
第四章节 关键词:认知层面 认知途径
The way to recognize myself.
第五章节我很在意,因为毕淑敏老师写女性的成长之路,我知道重新读完之后就可以知道了,我想了很久为什么是女性,我很在意女性的力量,女性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因为我们会讲地球母亲,我们会说祖国母亲,祖国妈妈。女性代表了孕育,代表了什么呢,我不得而知,女性是柔软的,女性是坚强的,女性是怎样的呢?
在这里留一个疑问号吧,最近真的是越来越浮躁可,读不进书都,我也很无奈,能读一点是一点吧。
4月15日 甲辰年三月初七
是夜,我重新来到了这本书的第一章节。老师的初衷是希望为这世界增添晴朗和欢乐,与这些文字款款而来是近花甲之年毕淑敏老师的生活经验、写作经验、工作经验。以她大半生的经验写就的。
而我初读这本书时会想,毕淑敏老师是不是一个文艺的中年女性,温柔、自信、优雅。这样才是这本书作者的模样。如今再一次正视老师,偷偷去查找了她的生平。要拆分入腹这本书是去查尽老师的学习、写作和工作生平呢?罢罢罢,我真是野心勃勃,那是毕淑敏老师的一生,也许买一本老师的比较中肯的传记或者老师的一些随笔就可以了吧,以前我要的是老师的字里行间来自于文字魅力带给我的灵魂的欢愉,如今不再纯粹的我也只能识其句读了,希望能借机偷偷学上一招半解,惭愧惭愧。
03其实不用啰里八嗦,毕淑敏老师在Part 1就已经告诉我们在不安的世界里要学会铸造心情。保持容易,铸造很难,能保持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心情更难。
疲倦、愤怒、怕、紧张、忧郁、恐惧、弱点etc.这些都在目录中呈现,一共用了11个小章节。其中苍蝇向何处而飞我想起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所以理解为裂缝和弱点;在纸上写下你的忧伤是精神上的忧伤;仇人的显微镜,你的对手总能发现你内心的弱点,毕竟对手是对手嘛,不然就成了朋友可不撒~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以及谎言的三叶草,到这里就要正式进入第一章节,不瞎掰了,不然毕淑敏老师会很无奈的,强行解读她的作品是晚辈之错,请老师宽宥。
04书中表述,安全感的实质是稳定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不惧怕感。想起杨绛先生百岁感言中所讲,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也想起了秦岚,这是不是在讲要情绪稳定呢?
稳定的内心世界也好,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也罢,总归是要去沉淀的吧。时间的沉淀,生活的沉淀,学习的沉淀。拥有一份稳定的内核难能可贵的。
黑暗、巨大的声响,这些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我更想称之为未知。
未知的威胁其实是很可怕的,就像2020年的新冠肺炎,那是未知的;再早1918年的流感。因为不知道它究竟有什么样的破坏力,刚开始束手无策的我们在看着一例例病情肆虐,危害我们健康的时候,我们是怕的,举国惴惴不安。
拆文解字,未,将来时;知,知晓。确实,无论是自然界中捕猎的兽,还是认知并没有那么进步的我们,一切的未知的因素,未知的危险都会是我们惧怕的因素,它是在我们毫无防备之时带着惊吓而来的威胁。词不达意,在我们没有做好准备时被攻击的防御系统,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受到伤害,物理层面是这样,我们的内心世界也是这样。
所以去铸造安全感的内核(内心世界),我们可以一边变强大,另一方面正确的去认识、去认知那些负面的、不安的、仓皇四顾的情绪。
认识到它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如何与它和解。但是我想了想,这是一个方法论,在世界的过程中有着宽泛了。
毕淑敏老师说并不只是坚强才可以,适度的不安全感是必备的铠甲,凡事还是要有个度。第一章节的名字就是本书的名字,那么它里面阐述了有安全感的人是什么样子的,没有安全感的人又是什么样子的。这又涉及到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 无形中表达出来的信息,举手投足,言行举止。
个人觉得,在现今社会中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其实从我国的义务教育中就可以体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孩童对应不同的生长阶段的心理学。但是还有其他各方各面,由生命始那声清脆的啼哭,不不不,甚至于从受精卵的发育中开始出现感受的时候,出生后得到的合理的抚触,牙牙学语,蹒跚学步,跌跌撞撞,是有些许原因存在的。
真正脱离幼儿期开始走向这个五彩缤纷的它所未知的世界,它的求知欲,它的探索欲,在此过程中会出现超过它所拥有的生活技能外的“未知”可以是挑战,可以是伤害,可以成长的礼物。
这些事物都是有迹可循的,黑暗和眼睛;巨大的声响和神经反射系统;很多,我并不了解,但是我很高兴在书中看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从不同层次的需求去分析一下受伤的,惧怕的掠夺我们安全感的到底是什么,从物理世界方面去类比分析一下,如果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是一个实体,它,又该是什么样子,它,受到了什么伤害,如何去疗愈,如何修补我们的精神世界的防御系统,也就是我所认为的,在客观的世界里,如何安抚好惊慌失措的我们。
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他提出的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一条就是个体要“有充分的安全感”。
然后毕淑敏老师将我思考的以上种种给出了精炼的一段话,我很喜欢:安全感的本质,是我们每个人的过往史留给我们的印记。这个“我们”,不仅仅包含着我们自己的历史,也包含着人类共同的历史。
那么我们的成长经历就是我们的过往史,而人类共同的历史是从我们茹毛饮血的祖先始到现在,我们的进化历史。
拿一个人的人生经历进行分水岭吧,我们原生家庭的童年时代是第一阶段。而这并不意味着就定了我们的死罪,非洲的旷野,建立了高度的文明。老师这样讲。
我很喜欢老师这句话,非常的具像化,有一言以蔽之的潇洒。以前非洲的生产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过不断发展,经历了各个历史阶段取得了全国的进步,就像非洲的发展阶段,我们也不会一直停留在婴儿阶段,走出童年时期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吸收外界的营养,逐渐形成真正的安全感。
安全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像一株植物,就算生长在贫瘠的土壤里,只要辛勤浇灌,施肥捉虫,也可根深叶茂摇曳生姿。
在这里也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这本书获得自己的摇曳生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