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杜甫(二)(1、2)
二、杜甫诗歌思想内容
从人生经历的坎坷程度来看,杜甫所面临的生存困境比李白更加艰巨。虽然李白也是四处漂泊,但他更像是旅游。而杜甫不一样,他是真正的流亡和漂泊。就是这样的人生经历,使杜甫更加接近底层人民,了解老百姓,感受到老百姓的困苦,所以他的诗歌就有很强的现实性,非常厚重。
杜甫的诗歌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既是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人格写照,也是“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的一面历史镜子。而且杜甫始终保持火热的激情,从各个角度去呈现盛唐时期的社会面貌。我们从他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得到,他记录现实生活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同时代的诗人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这就是后人称他为“诗史”的原因。
杜甫诗歌思想内容有很多方面:
1、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仁民爱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杜甫不像李白,李白更多是道家思想,比较浪漫,寄情山水,而杜甫虽然也有其他思想,但更主要的还是儒家思想,尤其是“仁民爱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他更加注重的是人民,关心人民的生活状况,而且把反映人民苦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看到老百姓游离失所跟他一样的时候,就非常感慨。
另外,杜甫对儒家思想文化还有一定的突破。儒家追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不其位不谋其政”,但杜甫“穷亦兼济天下”“不其位亦谋其政”,即使自己生活穷苦也会关心百姓,不在其位也始终关心国家大事。
2、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是贯穿杜甫全部诗作的一根红线。
广泛又深刻的以人民为主题的写作,杜甫是开创者或集大成者。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杜甫是第一位把人民的形象广泛地引进诗歌里面的诗人。
杜甫写过众多的老百姓,如农民、士兵、织妇、船夫、渔父、负薪的女子、无告的寡妇、被迫应征的老汉、提前服役的儿童。不仅多方面去表现他们悲惨的生活,还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减税赋,免徭役,不要打仗,休养生息等。
他能写出老百姓的心声,就因为他了解人民,对人民的痛苦有深切的同情和体会。而且他也能够揭露出老百姓遭受苦难的根源,如税赋太重,贪官污吏,统治者的奢侈浪费,等等。如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里讲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体现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他也把自己跟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如“三吏”“三别”尤其是《石壕吏》,也体现了他自己的命运。
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杜甫遭受到了不幸,感受到了底层人民的苦难,但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说要发奋去当大官之类,反而发出一些宏愿,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面对生活的苦难而保持一颗宏大的心,这不体现了诗人伟大的人格吗?
杜甫被誉为“诗圣”,这个“圣”,是精神的可贵,不是超越世人的圣贤,不是区别于老百姓的,而是和老百姓息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