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读诗如读人”?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不料黛玉却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钱穆先生对陆游这两句诗有很精妙的评语,可看作是对曹公观点的进一步解释:
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尽有人买一件古玩,烧一炉香,自己以为很高雅,其实还是俗。因为在这环境中,换进别一个人来,不见有什么不同,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则不然,应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可见,好的诗,诗里是有人的,而且是高雅的人。唯有这样的诗,才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就好比曹操的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诗人是在诗里的,而且高举酒杯,慨然放歌。这一刻,他感受到的是什么?是人生如朝露,短暂易逝,不可挽留。他不仅把他的感受说出来了,而且把两千年后的你的感受也说出来了。这是很高明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犀利”。
再如陶渊明的诗: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也是在诗里的。看到日暮时分的景象,他内心的感受是什么呢?诗人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用前两句把他所看到的景象展现在读者眼前。意境已经交给你了,那么,诗人所感受到的,你也就能感受到了。而这种感受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正像它在诗人内心时一样,细腻,微妙。这是更高明的方法——诗人用意象传递了感受。
所以,读诗就能体悟到诗人某一刻的心境。通过这种体悟,你也更加洞悉自己的内心。
而读陆凯的《赠范晔诗》,则是另一番感觉: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诗里的人,是极有趣味的。他折花寄给北方的朋友,说:我们南方也没什么好东西,我就赠你一枝春吧。
他真的寄花了吗?估计是没有——以当时的交通速度,花若送到,早萎了。可是,他用这一首诗,把那一时的心情、趣味和挂念全送到了。收到信的范晔,虽然没有获赠一枝春,但却感受到了整个春天吧。
所以,读诗就能体会到诗人的趣味,和诗人一起会心一笑。笑得多了,你也是个更有趣的人了。
再比如读庾信的《寄王琳》: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庾信捧着王琳的信,不说写了什么,只是老泪纵横。你读到这里,一定对他亡国、离乡的悲剧命运感到同情,为他而心痛,而叹息。
所以,读诗就是怀着理解和同情走近古人。而这一走近,你对历史洪流中个体的卑微无助,就有了更深的领悟。
诗人写于人生中不同阶段的诗,是对他的心境、感情、命运的记录,也是他所处时代的映射。所以,诗是史,也是传。读诗就是读人,就是要“设身处地”,去体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态度和思想。
读一个诗人的诗,就像是读一部传记,又像是看一部电影。诗人的一生,一幕一幕,一帧一帧,在诗里放映。我们因为他的诗而了解了他的人生。
因此,钱穆先生说:
我们学做文章,读一家作品,也该从他笔墨去了解他的胸襟。我们不必要想自己成个文学家,只要能在文学里接触到一个较高的人生,接触到一个合乎我自己的更高的人生。
的确如此。我们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而是通过欣赏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获得诗人的智慧和趣味,也获得一生中无穷的安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