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8我读《刹那时光》

2023-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南雁51

《刹那时光》的作者是来自美国圣地亚哥的神父丁松青,他9岁便立志做神父,18岁就进入耶稣修道院修习,1969年丁松青来到台湾,两年后在东南海岸的小岛兰屿做见习修士,与雅美族人度过了难忘的一年。七年后,自菲律宾修习两年神学的丁松青再次回到台湾,在新竹山区的清泉天主堂任职神父,融入泰雅族人的生活,至今仍生活在那里。

他把自己的生活感悟化作纸上的素材,他是诗人、艺术家、是神父也是可爱的人。

《刹那时光》记述了丁松青一九八二年回美国学画以及墨西哥之旅中的点滴故事,描述了自己在离开清泉之后返回美国学习绘画的经历以及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是怎样一步一步成为神父的人生历程。增收十一封三毛致丁松青书信,深入呈现了三毛与丁松青的相识相知。

透过书,好像我也体验了一把他们的人生。

丁松青是一个善良的人,看见图片上有枯瘦如柴的孩子,他会将小心省下来的钱寄给需要的孩子,他觉得奉献能让他快乐。在监狱他会把千元大钞塞给一个像打工的平原的人,因为他有笨拙的脸孔和单纯的笑容。

他在俄勒冈州工人村生活过一段很自在的日子,虽然看去很普通,比如摘草莓,他能遇见许多奇奇怪怪的人,里加度一家,名叫璜的小男孩,甚至是马努埃。

我很喜欢艾拉村的风景,哪怕是描写的,浅蓝色的小屋,碧草如茵的平原,从满色彩的地域,在那个地方,他能感受到温暖,就像一个小个子拥抱了一个人,他都能联想到,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在丁松青的文字里,我看得见真诚和美意。

他在艺术上也是如此,他可能在老师眼里有所欠缺,可是他很渴望有人能懂他,一张脸,一只眼睛,微翘的唇角或者一抹笑容,甚至是一条皱纹... ...都是最美的东西。

可惜那些人并不觉得,丁松青很想把这些美好的事物创造出来,因为美好是活生生的,可是在看见穷人之家后吗,他不想再念下去,艺术?有这么多人陷于饥贫交迫的困境,他改变不了。

面对贫穷,他会直接去帮助人,像窗帘,可是他却忽略了贫穷人的自尊者,他把那些敏感都化作了文字,去体会那种尴尬,他会思索自己的关心,看到这里,我真的觉得丁青松是一个可爱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