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曾经用来教育未成年少女的好故事
2023-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浮生长乐
【中国文学史简史作业二:《诗经》中文章有感】
过去时代中,一定有不少母亲拿诗经《氓》篇来教育自家的姑娘吧?本来为了完成作业,可越抄越觉得这是绝好的教材呀!
首先,这个故事从女人的婚前讲到婚后,很好听。
为啥好听呢?有细节啊!
故事的开始,就是个老实的男人打着以物换物的幌子来勾搭姑娘,没有媒人就想带走人家,姑娘虽然拒绝了他,但是柔肠百结的模样,送了男人一程又一程,还温言软语地解释,没有媒人不合适呀;
这时候,看着还没有太昏头,知道要有媒人,不能私自跟着走,但是,男人真离开了,她又开始痛苦,表现就是天天爬在破土墙上眺望,哭得一塌糊涂,是后悔当日没有跟着私奔?生怕那人不来了吗?还是因为思念“泣涕涟涟”?
这细节多生动,尤其是说给春心萌动的少女听,很容易有共鸣吧?
其次,这“教材”很说明问题,我列几条看看:
1、看起老实憨厚的男人,未必可信。
比如这个氓,看起来傻乎乎的,其实心里明白着呢,作为穷苦的外乡人说个媳妇不容易,打着抱布贸丝的幌子先获得姑娘的好感。
2、追求时的甜言蜜语不可信。
开始时“信誓旦旦”,后来则反复无常,“二三其德”。
3、不知根知底的不能嫁。
家贫就算了,主要是人品不好说,“士贰其行”也就罢了,还可能动手。
4、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准没好事。
男人冲昏头脑没问题,女人要是犯了这个错,可就解脱不了啦。不止男人不珍惜,回娘家也没地位。
5、要注意保养,色衰则爱驰。‘’
天天为那个穷家破业操持,把自己搞得心力憔悴,后来色衰爱弛,被遗弃了吧?
应该还有第六、第七,总之是个自己找对象没找好,就被始乱终弃的故事,教育孩子,需要哪个方向,咱们就针对找出个对应项,你说是不?
不过,这故事对当代的姑娘没必要啦,哪个女人不知道对自己好一点?谁弃谁还不好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