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小品想法散文

人的最底线是良心

2020-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金之广

文/金之广

所谓“良心”,简单而言,就是人天生的善良心地。

朱熹集注:“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

在传统国学里,在诸子百家里,“良心”一词是源于儒家的。

从儒家的角度来看,“良心”是被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也是构成道德情感的基本要素,更是自律的一种具体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他人气愤的发牢骚:

“这个人,一点良心都没有!”

“你有没有良心?”

“你的良心被狗吃了?”

……

如果一个人,连良心都没有了,良知都丧失了,那就是人性的扭曲。

这样的人,即使不是十恶不赦、罪大恶极,肯定也是龌蹉不堪、品行不端的。

有了良心,让我们产生了敬畏之心。敬畏人类,敬畏自然,敬畏天下苍生。

有了良心,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准确判断,对内心有正确的认识。

有了良心,才能让我们摆脱邪恶观念或思想,远离罪恶的人,不与品行恶劣的人为伍,不交道德低下之人。

有了良心,才能让我们坚定信心,树立自信,勇往直前。

但同时,人的良心又是脆弱的。

尤其面对利益抉择时,人性往往最容易丧失,良心常常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见,良心,是一种选择。

例子太多。

如杭州杀妻案,为了财产,不择手段,让妻子彻底消失,那心毒于蛇蝎,良知何在?何来良心?

又如现在网上传得轰轰烈烈江西乐安的曾春亮,被抓时,仍满面春风,毫无悔改之意。其良心和良知,多年前恐怕就没有了吧。

选择有,还是无;选择多,还是少,皆在自己手中!


金之广原创内容,谢绝他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