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过年饮食文化

2021-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黄勇在路上
image.png

本周恰逢2021年春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虽然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是还是有很多传统习俗深入人心,似乎不可更改,尤其是对于年纪较大的人。和以前一样,老人们习惯了在春节之前买了很多的菜,做好很多食物,等正月吃,现在都是小锅小灶,买菜做饭很方便,不像以前在农村,购买东西不方便,什么都需要提前做好。但是,大家还是很难做到想往常一样,总是要备很多吃的,比如粽子、煮鸡蛋、买很多蔬菜放家里,冰箱里都塞得满满的。且制作了很多腌制的食物,这些都是高盐的食物,吃多了对健康很不利。人们习惯春节期间做菜还是要特别丰盛,不管家里有几口人吃饭,都是十几个菜,尤其是除夕和大年初一,其他时间,有客人来吃饭的话,也是一样,不吃都要摆上。按说,现在谁都不缺吃的,干嘛非要那么累,做那么多菜呢,可能是大家根深蒂固地认为,过年就应该这样,而没有丝毫想去改变和精简一下。除此之外,上了年纪的人,很在乎面子,很在乎别人的评价,人都比较敏感,既十分热情好客,又对别人斤斤计较,而且同时拥有这两种想法,且毫无违和感,在内心相处得十分融洽,都是真情实感,只不过随着场景的不同,占比有所不同而已。

这个春节几次去亲戚家吃饭的经历,主人年纪都稍大了,超过50岁了,所以,传统的风味多很多,基本上都是老家的风味,不管身处何地,老家的习俗大多保留下来了。首先是做了一大桌子,桌子上都根本放不下,有的之前老早就烧好了,吃的时候都有点凉了,只能重新加热,如此反复。现在人都不缺吃的,所以看到一大桌子菜,真的有点密集恐惧症,人在吃饭时候的快乐和幸福感,也不是随着菜的数量成正比,菜太多了,总有那么一点压力感,叠加在一起,夹菜也不是很方便,选择多也是小麻烦,这不全是是矫情,细心的体会,你也会察觉到。尤其是对于从小从物质匮乏的环境中长大的我来说,吃饭有个特点,菜多很容易吃撑,吃饱了还是停不下来继续吃,直到实在吃不下。当然,可能没有复杂,纯粹是自己贪吃而已,这样会导致晚上睡觉不舒服,第二天肚子都胀。所以,我特别羡慕那么吃饱了就不动筷的人,不管眼前是多么珍贵的山珍海味。主人做了这么一大桌子,当然是很辛苦,有的人可能提前一天就要准备,十分辛劳,付出很多。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主人一般都会劝酒,直到你喝得稍微过量才尽心,我小的时候很不理解这种行为,现在自己也不自觉地,在请客的时候也劝酒,而这种行为可是我以前有点憎恨的。所以,文化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影响人,甚至是“润物细无声”。成年人很难再改变思想、观念和所做的事,这点值得警醒和反思,尤其是在同一个环境里待久了。

但是,这个春节也有不同的体验,除夕中午,去一个朋友家吃饭,风格却大不同,没有那么多客套,进屋没有多久,就被女主人安排干活,摘菜、去皮、洗菜、包饺子,完全失去了“尊贵的客人”的优越感,不过参与劳动的感觉也挺好,吃自己亲手洗的菜,包的饺子,感觉挺好。同时,内心对女主人也敬佩不已,事情安排得挺好,既减少了自己的劳作和劳累,这样内心也不容易产生怨言,同时也没让来客有了参与感和表现的机会,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也是大家相互交流的好场景,大家在一起近距离协同干活,容易找到话题,聊得亲切,画面温馨。中午4个人吃饭,简单6个菜,没有大鱼大肉,很健康,毫无违和感,吃得轻松,喝酒也很随意,很舒心。对于我这种,在喝酒的时候,想拉近大家的距离,随便说了点场面上的话,还被人鄙视和嘲笑了。

人是时代的产物,很难脱离自己的时代,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活法,特点和文化习俗,所以,入乡随俗,尊重历史和习俗,但要跟上时代步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