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想法散文

原生家庭及自我复原力

2023-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耕耘三尺有天地

        20 世纪 70 年代初,环境生态学家克劳福德·斯坦利·霍林(Crawford Stanley Holling)首次开始使用“复原力”一词来描述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如何在受到持续威胁的情况下仍能长期存在。霍林强调,具有复原力的系统(如森林)经常受到随机的、不可预测事件的困扰,比如火灾或昆虫数量急剧增加。这些随机事件会对森林的规模和状态产生影响。然而,尽管森林可能看起来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性实际上是系统生存方式的一部分。例如,尽管火灾会造成严重的破坏,比如可能会减少森林的密度和面积,但从长远来看,火灾也会为森林提供大量益处。大火焚烧了地面的灌木层,让更多的阳光和水到达树龄较小的树木,而新植被的繁殖会为动物和益虫提供更多的食物。此外,火还可以滋养土壤,清除老树或弱树,帮助消灭疾病或害虫。一些树木经历了进化之后,火已然成为其繁殖周期的重要参与者。

        这个概念随后也出现在有关儿童成长的研究中。例如,经济资源的缺乏往往会导致劣势的自循环。贫困和营养不良催生了儿童提前辍学和产生不良品行,这些又反过来限制了他们能够获得的工作机会,而缺乏工作机会又将再次导致贫穷。同样,虐待和霸凌会摧毁幼儿的世界观, 以及他们的自尊心和信任感。这些问题可能引发社会退缩(social withdrawal)、孤立或暴力野蛮行为,并往往在日后导致他们受到侵害或自我伤害。但研究儿童成长的人员发现,尽管境遇堪忧,可孩子们拥有惊人的复原力。有相当数量的弱势儿童可以持续地达成发展里程碑。例如,在成年后,他们能够获得健康的社会关系,能够胜任工作,能够适应正常成年人生活的多个领域。

        这项研究的先驱之一,安·马斯特恩(Ann Masten)总结到:“我们对那些从困境中走出的儿童进行研究,其中最大的收获在于我们发现这种现象并非罕见。”当然,并非所有经历过长期磨难的孩子都有好的表现。但正如马斯特恩和其他人所证实的那样,很多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中仍能茁壮成长,而非传统观点认为的那样—— 他们一定会出现异常。

        “那些没有将我们击垮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从生物学意义来说,复原力是一种人们出于生存需要,在环境变化中进行自我保护、自我调节的本能。它不是少数幸运儿才有机会获得的天赋,而是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基本反应能力。它会在逆境中展现出来,推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促进人们追求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

        心理研究发现,“复原力”主要由三个重要能力组成:接受并战胜现实困难的能力;在危机时刻寻找生活价值、认清生活目标的能力;随机应变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能力。

        国内外研究均发现,伤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创伤性事件除了给人们的身心带来消极影响,也可以使人们发展出强大的内心力量,实现积极的个人成长,这种成长不仅可以恢复原有的心理功能,甚至能激发出超越创伤前水平的表现。

        回到教育,过度强调原生家庭和童年创伤是不少人都会陷入的思维误区。他们认为童年创伤已经发生,不可修复,人生也因此已经定格,不可改变。

        但有瑕疵的家庭是最常见的现象。没有一个家庭是完美的,没有一个家长是完美的。即使经历过伤害,也无须过于悲观,因为人类天然具有复原的能力。擦破的伤口会长出新的皮肤,摔断的骨头重新接上后也可以慢慢长好,心理也是一样。

        原生家庭固然会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很大影响,童年创伤的影响虽然不容忽视,但也并不是一个绝望的命题。战胜创伤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即使是那些“超级常人”一路走来也是充满了各种艰辛。但尽管如此,只要对未来怀有积极预期并为之努力,辅以有效的应对方法,我们终将可以爬出童年创伤的泥潭。

      我们每天做的事情可以粗略分为“消耗活动”或“滋养活动”。“滋养活动”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让自己高兴的“愉悦活动”,比如跟朋友聊天、出去玩;另一种是让自己有成就感的“掌控活动”,比如完成一份作业。有些事情既是耗能的,又是滋养的,比如一份让你有成就感的工作。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消耗”和“滋养”的平衡,如果只做消耗的事情,不做滋养的事情,或者生活中耗能的事情和滋养的事情严重失衡,时间久了就常常会出问题。

        每个人都需要有归属感和被需要感。因此,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加入兴趣小组或者是支持性的团体,与朋友相处,互相帮助和支持,为自己创造支持性的人际关系。

      每个人需要建立自我价值感。如果建立人生目标的命题对现阶段而言过于宏大和遥远,不妨先建立一个个小目标,然后一步步完成。在完成每个小目标的时候,都会增加对自我的掌控感和方向感,进而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是青少年时期最关键的任务,也是青少年时期需要解决的矛盾和冲突。青少年的情绪波动大,关注自己的外表、重视他人的评价,自我概念更趋于抽象。比如,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思考:“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是否喜欢我”等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认识到自己处在哪个能力范围,悦纳自己的不足,合理评价,不过高或过低要求,这样有利于获得正确的自我概念。

        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反映了一种积极思维的力量,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遇到事情表现出较少焦虑和抑郁,生活更健康,也会表现更高的学业成就。孩子们在各种小事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在今后更有信心完成任务或克服困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