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我说我悦我臣服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认为,人生就是一场自我的修行,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而是一个人驾驭三个人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在鏖战。
换句话说,本我自我超我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三个我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比如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
本我是人格结构的最原始、最基本的部分,它存在于个体的潜意识之中,代表着本能和欲望的驱动力。自我是人格结构的中介者,它位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通过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来满足个体的需求。超我是人格结构的道德和道德规范的代表,它内化了个体所接受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观。
本我、自我、超我可以用冰山的隐喻来描述:冰山的一部分,即本我,潜藏在水面下,大部分内容是无意识的;水面以上的部分,即自我,是个体所意识到的部分,它通过决策和行动与外界互动;最后,山顶部分即超我,代表了个体的道德和道德意识。
感到自卑,是因为自我和超我关系紧张。
你有没有遇到过,喜欢“自我PUA”的人?明明各方面都很优秀,却总对自己百般挑剔,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明明对工作尽心尽力,但一遇到点儿挫折,就抱怨自己什么也做不好;明明人缘不错,偶尔跟旁人产生矛盾时,又认定自己性格有问题,根本不值得被爱……他们永远觉得自己不行,看轻自己的价值,生命也失去了光彩。
当自我中的某些内容与超我相吻合时,人们会感到喜悦;反之则会产生自卑感或负罪感。
习惯否定自我的人,心目中往往存在一个理想状态的超我。超我不会遭遇失败,也不会搞砸任何事,可以满足本我的所有需求。超我越完美,人就越厌恶真实的自我,最终一步步陷进自我批判的泥潭。而想要摆脱自卑的束缚,就必须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我。
陷入焦虑,是因为超我对自我要求太高。
有的人对超我的要求较低,自我容易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关系,三者和平相处,人的内心也就不会盲目地躁动不安。而有的人对超我的要求很高,自我的控制能力有限,克服不了本我的阻碍,三者相互拉扯,人的内心也会感到焦虑与沮丧。也就是说,一旦你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焦虑便会乘虚而入。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就会像毒草一样疯狂蔓延,直至占据你的心灵,毁掉你的生活。
活不出想要的自己,是因为自我在质疑超我。人们的生活方式性格或智力各不相同,可进入群体后,个人就会获得一种集体的心理,随着他人改变自己的感情思想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