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所知道的微经02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也称为理性人,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每一个消费者和每一个厂商都具有双重的身份: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分别以产品的需求者和产品的供给者的身份出现在产品市场上,又分别以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的身份出现在生产要素市场上 。
影响需求者的因素:
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收入水平,对价格变化预期的影响,相关商品的价格。
需求函数包括一般需求函数,价格需求函数,收入需求函数,交叉需求函数。
价格函数Q=Q(p),反映了商品需求量与自身价格的函数关系,由于商品的价格对需求量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所以这一函数关系是经济学分析的重点。Q是需求,P是价格。
收入需求函数是指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的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的关系,可以用Q=Q(M),Q乃需求,M是收入。
交叉需求函数是指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相关商品价格的关系。Q1=Q1(P2)或Q2=Q2(P1),P1,P2分别表示商品1.2的价格,Q1, Q2表示商品1,2的需求量。
值得注意的是,需求与需求量是不一样的。
需求=欲望+购买力
需求量是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购买量。假定除价格外其他可能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不变。
需求曲线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数量。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奢侈品除外。
需求量只是需求曲线上的某一个点,需求曲线的含义是表示消费者在不同的消费量下,对多消费额外一单位商品的支付意愿。
要分清楚的是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的不同含义。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量的变化是由价格变化而引起的点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需求的变化是指需求曲线的移动。
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于未来的预期以及生产者的人数等等。
供给函数Q=Q(P)是指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
供给量是指一定时期生产者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销售量,假定其他影响生产者意愿销售量的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与供求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量只是供给曲线上特定的一点,供给曲线由所有这样的点组成。供给曲线表示在不同的供给量下,生产者为了多提供一额外单位商品或劳务所希望索要的最低价格。
供给定律:给定其他条件,商品或劳务的供给量与价格都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供给量的变化是指由价格变化而引起的点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供给的变化是指供给曲线的移动。
市场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假定当前的价格大于均衡价格,市场的需求量就会小于市场的供给量,存在超额供给。
面对这种情况,生产者不得不降低价导致市场供求量减少而需求量增加,不断调整直到市场回到均衡状态。
比较静态分析是指在不考察调整的中间过程,只是关注调整的起始状态与最终状态的比较。
供求定理: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移动。
2.供给与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或减少会使得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但均衡价格却有所提高,降低或保持不变三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