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小记
“等我有了自己的房子,一定要布置一间书房,里面摆满喜欢的书,我在里面静静地读书。”这曾是我的梦想。
在我的童年,有书房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那个时候,住的房间都非常拥挤,一大家人能住得开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再说除了课本也基本没有什么书可言,书房更是无从谈起。
而我除了课本外,还有一大堆的小人书,是妈妈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钱给买的,也许是妈妈爱看书,也许是她对年幼的我出去疯玩不放心,便用小人书把我锁在了家里,我一遍一遍看完了甚至背过了那些仅有的书之后,就把它们整整齐齐地摆在一个纸盒里,放在自己的枕头边,那土炕的一角就是我最初的书房吧。
也就是从爱读书开始,养成了买书的习惯。作为女孩子,我从不吃零食,而是把偶尔妈妈给的零花钱攒着买了书,这样书就越来越多,多到枕头边再也放不下,书房既不可能得到,就渴望有一个自己的书架。那怕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于是二哥便在我每天写作业的桌子靠墙的一边,用砖和木板给我支了一个简易书架,我把书整齐地摆在上面,高兴了很多天。
虽如此,我却是不愿意老是闷在这张桌子边看书,除节假日到父亲的小菜园里读之外,每天放学,我都喜欢在村外的河堤上柳树下,夕阳中背诵当天学习的知识,那种迎着晚霞背书的感觉,至今想来都是非常美丽的。偶尔的早起,也总是拿本书,到庄稼地里,伴着露珠和早晨清新的空气,大声读我喜欢的诗词,空旷的田野常常是我自己在吼,那一种孤独的田野放歌,我在当时是乐此不疲,河堤、柳下、田野、菜园子都曾做过我的书房,留下过我的读书印记。有一篇名为《牛背上的书房》文章,与我当时的感觉很相似,只要愿意,我的书房可以天大地大。
如今我早已有了大大的书房,丰富的书籍,然而还是不愿意老实地呆在书房里读,整个家每个角落都有书,想看的时候,随手便可拿起看,可能就是童年养成的散淡习惯,不愿受拘束,也从不注意读书的姿势,结果在收获了两片厚厚的镜片之后,仍不悔改,随意地过着工作之余的读书生活。
书房已拥有,书也是想买就买,却没有了早年读书与自然为伴的情趣与勇气,即便如此,有了书房的快意和读书的兴趣却丝毫不减,在今天网络时代,我仍然喜欢慢慢读书,倒不是拒绝网络,而是读网络没有读书来得从容与轻松。
在自己的书房,读着喜欢的书,才觉得这个世界是自己的。
200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