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父母的语言Thirty Milllion Words-4
P118.当父母参与到孩子感兴趣的活动时,哪怕孩子的热度只持续了5分钟,就转移了注意力,孩子的大脑也能得到开发。因为大脑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才能进行焦点转移。父母们可以询问孩子,“想不想听我读故事书?”这才是有意义的做法。更重要的是,父母还得仔细地关注孩子的回答,即使孩子的回答不成语句,或不是父母所期待的答案。就“共情关注”而言,一切的发现都是有价值的。……如果让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活动,“共情关注”的效率就能得到强化。……反之,数字设备是“共情关注”原则的克星。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很容易使人上瘾,吸引人的注意力。只有父母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时,大脑发育的关注力才会产生。……一个长期接受父母“共情关注”的孩子,他的关注力会更持久,从谈话一直到日后的学习,都会变得更容易。
P119.据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11~14个月大的婴儿一直在接受儿向言语,那么他们两岁的时候,比起一直接受成人语的同龄人,要多两倍的词汇量。……殊不知,成人语并没有让亲子沟通变得容易。只有先吸引婴儿的耳朵,才能让他关注说话的内容,最后关注说话人的身份。通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婴儿才能学会集中注意力,最后与家长互动。
P120.“共情关注”的核心目的就是父母的回应。一个小孩未来的成长,比如认知力/、情商、自控力、身体健康,等等,都跟母亲的回应紧密相连。父母的回应在孩子的成长的头五年显得尤为重要。科学表明,恰当的情感回应对于孩子的行为和大脑发育是很有必要的。……父母的回应,本质上就是“共情关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步骤:1.观察;2.理解;3.三行动。
P121.无论孩子的行为出于怎样的目的、是否恰当,父母都应给予孩子温暖的回应。孩子只有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温暖,才能茁壮成长。科学研究也证实,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怀。温暖的关怀最终能保证孩子平稳地成长。
P122.大量的研究报告表明,如果新生儿被晾在一旁,任其哭闹的话,就会面临“毒”压的危害。只要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下去,大脑就将遭受负面影响,它最终会引发孩子以下症状:学习能力弱,情绪管理能力差,自控能力差,无法信任他人。同时,它还会引发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健康隐患,例如过度肥胖、糖尿病、冠心病、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等等。反之,如果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共情”关注,同时给予孩子及时的、积极的回应,那么所有的危害将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