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我的“好学生”思维
三月的上海,春光明媚,草长莺飞,如约回学校参加了MBA三年毕业重聚。
从家去学校的路上已经开始思绪纷飞,三年前,这条路走了无数遍,当年见得最多的是它清晨七点或者凌晨一点的模样,要么是一早困意满满地赶往学校上第一节课,要么是做完作业party完回家。
校园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一踏入,纷飞的心绪就开始慢慢平静下来,同学们陆续出现,一张张熟悉的脸让人难以相信一别已是三年。
人生的精彩在于能从不变中看到变化,而人生的欣慰则在于能从变化中看到不变。
重温了最受同学们喜爱的教授的课后,大家开始分享这三年的经历。几位同学分享后,我被投资女神kathy点名到:“fanfan ,从你朋友圈看起来过去三年经历了很多变化,不如来分享下?”
我接过话筒,想了一下,说:“不如就用刚才问卷的一道题的答案来回答大家吧。”
那道问题是:入学前,毕业后和现在所在的公司有多少员工?
我的答案是:入学前,我在一家有数万名员工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业后我加入了一个只有数百人员工的企业主导一个新的创业团队。而我现在所在的公司有2名员工,包括我自己。这家公司就是即将在五月份面世的我和合伙人自创时尚茶饮品牌makeSense.
停顿一秒,我补充道:I believe it’s a decision which totally makes sense.
此刻,我猛然意识到,某种意义上,以MBA为分界,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探索了一条主流评价体系之外的路,薪水和高大上的标签已被慢慢从我的自我评价体系排除。
这一条路,也是我与自己的“好学生”思维对抗之路,关于这点,我自知是贪心的,属于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人生之初的前25年,我是“好学生”思维的绝对受益者,遵循教育规则,考取好分数,这个好分数带给了我老师的关注,父母的宠爱,也带我离开了生长的小城,然后又送我进知名的公司和商学院。但这一路的顺利也附带着固化了我的思维,禁锢了我的好奇心,延缓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还好,多样化的MBA生活为心中残存的小火苗注入了氧气,毕业后,我开始了创业之旅,也逼着我开始了思维方式转变之旅:从以别人标准和已有答案来判断什么是对的,到坚定相信自己的决定进而以尽全力实践它。
makeSense五月份就可以和大家见面了为了能在创业之路上坚持下去,我时刻都在对抗自己的“好学生”思维,得到了一些小小的启发:
标准答案 vs 自创答案
在传统的“好学生”体系同,“成绩好”几乎是唯一标准。而”成绩好“最大的副作用就是习惯性把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进行对比,并且以标准答案为标准修改自己的答案。
长此以往,即便到了不用参加考试的年龄,我们也会习惯性地去寻找生活中“标准答案”,而这个“标准答案”通常是大多数人会怎么做?
我和合伙人会定期做关于处理问题和思考方式的深入沟通,并指出希望对方提升方面的期许,以求最好地彼此磨合。她曾在一次沟通中给我告诉我:fanfan,你在我心目中毫无疑问是一个很聪明的女生,但我对你还有更大的期待。你应该试着思考,很多事情是因为相信才看见,而不是因为看见才相信。
那句话一下就击中了我,点出了我也早已隐约意识到的思维缺陷。当我要做一件事时,我总是会习惯性地去看别人怎么做,我花很多时间收集大量的信息看以前的人怎么做的,但我从来没试过先问自己我想要怎么去做?
当我有任何新奇的想法冒出来时,我第一个反应却常常是:可是别人都不这样做。
如果不打破对“标准答案”的习惯性迷思,我想,我永远也做不出有趣的品牌。所以现在的我会用更谨慎的方式,更多的时间去确定一个目标,而一旦确定后,必将以百分之两百的坚定去实现。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如果有,唯一的制定人也只能是我们自己。
我的答案,就是我人生的标准答案。
害怕未知 vs 热爱未知
做一名“好学生”,最喜欢的是“标准答案”,最怕的是“没有答案”。在“好学生”体系中,是不存在“没有答案”这个选项的,久而久之,就是对“未知”的恐惧和排斥,因为未知就意味着无数的可能性,未知就意味着“错误”。
开始创业后,我发现自己不仅不能害怕未知,还必须爱上未知,因为所有已发生的事情对现状都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未知包含的可能性才给了我们去进化的可能性,未知才带来差异化和进步的空间。
诚然,敢于探索未知意味着要冒风险,但是承担了这个风险,才拥有了创造的可能性,才拥有了加速人生体验的助力,而加速不是为了在人生之旅中领先,而只是为了探索更大的世界,为了拥有能够试错的自由。
猜C的侥幸心理 vs 得到的都是自己配得上的
很多人上学时应该都听过这样一个段子:不会的题就选C(听说这些年变成B了)。
在某种意义上,“好学生”都有一种侥幸心理,希望自己复习过的每一道题都被考到,都转化成“实用的”分数,如果没有,也希望能猜对。
可是创业不行,不会的就必然要付出代价。
创业不能侥幸心理,付出的不一定有收获,有收获一定是因为付出了数倍于别人的心血。面对任何收获,创业之人都很难会狂喜,除了因为困难和问题总是接踵而来,也是因为他深得到的任何结果都是自己配得上的。
这场对抗的战役才刚刚开始,进展时而快,时而慢,时而还会倒退,但无论如何,都不会影响我打破“好学生”思维的决心,因为当我决定为这个世界创造点什么,决定为自己寻找朴实的人生意义时,我知道我已是这场战役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