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咖日阅读记录娱乐圈

《奇葩说》的陈铭,为什么辩论这么强?

2018-11-18  本文已影响11人  蛋壳小花生


1、准备500%

因为薛兆丰PK蔡永康的亮点,特意看了最新一期的《奇葩说》。

这一期当然非常的精彩,可以说是第五季里最精彩的一期。关于要不要在人的大脑里放一个芯片,一个包含人类所有知识的芯片,薛兆丰所在的反对一方和蔡康永所在的支持一方打的你来我往。

这里面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就是弹幕里有观众说正方队伍历史战绩4胜1负,中间全靠陈铭老师,陈铭老师才是最厉害的。

随后在访谈里高庆一说起陈铭的表现,感叹说一般人达到80分,就要准备100分,而陈铭老师总是准备500分。

在辩论中,准备是否充分真的非常的重要。

之前蔡康永在辩论前,就在猜测为什么薛兆丰老师会选择反对芯片植入,想要打开的点在哪?因为找到了这个点就能奇袭,就能准备更充分。

辩论往往都是观点的碰撞,这些观点的背后是对于辩题的不同理解,背后是对于辩题里的每一个“词”的不同定义。

比如这场辩论里关于“知识”到底是单纯的资讯信息,还是包含能力、智慧和判断?这是不同的理解。

任何一个客观事实,一个判断,一个行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观点,有时候站在既得利益方肯定是支持,但是站在大众肯定反对。

那么当你拿到一个辩题的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先想好支持我们一方的1/2/3/4/5五个支撑观点。然后这5个观点背后,是否可以挖掘出和自身经历有关,和现场观众息息相关的故事,痛点?

只有说到观众的心理痛了,他们才会被感动。

比如现在只有100块钱,花到孩子身上?还是花到父母身上?还是花到梦想身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但是如果我们支持孩子身上,那就要从观众的父爱母爱人性去唤醒,通过一个个故事去唤醒。

这当然还不够,我方有了自己的观点库,对方也会有观点库,如果对方选择的故事和金句比你更煽情,那么就容易输。

所以第二步就是猜测对方会从哪些角度切进去?就像蔡康永刚开始说的,猜到了就容易准备应对方案,可以瞬间通过奇袭让观众的情绪降下来。

所以这个准备充分,就是首先准备自己的观点库和相对应的故事、金句、逻辑。然后在猜测对方的观点库,并准备相应的奇袭和应对方案。

如果你能在自己的观点库里找到对方没有预料到的切入点,然后猜到对方所有的准备观点库,那么你的胜率就高的多了。

所以陈铭老师的准备500%,可能是把所有自己的观点库逻辑,故事,被奇袭的可能都想好了应对方式,然后把对方的立意观点都琢磨了个透。

有这样的准备,那么不赢才怪。

2、观点库

《王者荣耀》我想大家都不陌生,自己队伍的英雄选择,对方的队伍组成,能够直接影响结果。

辩论中我们选择那些观点库,如何呈现表达,如何升华,和玩游戏选英雄选技能是一样一样的。

首先,肯定是要选我方最强最擅长的,然后选对方意想不到的。

这里最强的观点,一方面是我们能够发挥的好的,容易升华观点层次,容易把观众带入到非常高的道德选择的观点。

这种观点最容易达成共识。

其实辩论中说服观众的过程,其实是让我们的观点进入观众大脑形成共识的过程,而有些观点到了现代文明,已经成为了不可反驳的存在。比如人要自由,人要善良,人生而平等。

这种观点最后升华到极致就容易获得天然的优势,就像围棋中占据了那个关键的眼。

至于对方想不到的切入点,那就是奇招,对方没有在这方面做过准备,那么反驳力度自然不强,容易起到瞬间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效果。

想出这些观点以后,每一个都要琢磨被反驳的可能性,还有对方反击的方式,并想好应对的策略,哪些地方是容易被攻击的弱点,弱点又该如何保护?

然后再去寻找对方的观点库,猜测对方会用哪个切入,最后选择哪几个点重点击中观众,我们应该如何巧妙利用奇袭和反驳的时间把对方在观众里营造的共识给破坏掉。

这个有点像美国两党竞选总统,所有的政策、画的饼,每年都差不多。背后无外乎保守和改革的长期冲突,但是你可以用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样的节奏,不一样样的触达方式去说服各自的选民。

那么,如何去寻找这些观点呢?肯定是从辩题本身的解读入手。

有时候我们听某一位辩手讲的非常有道理,往往是觉得对方的故事好,逻辑好,最后的金句超精彩。

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个辩手前三句话里会把你拉入他想要设定的立场,就像刚刚例子里,一开始把你拉入父母的立场,那么100块如何花到孩子身上,逻辑越完整,金句越好传播,故事越动人,场景越细,观众的共鸣就越激烈。

所以一开始对辩题的解读,就要把观众拉入到这个解读者的身份上,在这个角度的视角里。

这时候其实了解现场的观众也非常重要,一群90后为主的观众,你把立意切到爸妈那一代的奉献精神,那肯定共鸣不起来。

我在看《奇葩说》的准备现场的时候,小白板上都会有相应的观点切入逻辑列着,而且有时候也会写对方的,然后一点点去深入进去去分析准备。

对于对方的观点,怎么去制定反驳策略呢,一个就是瞬间把立场切换了,你说你是父母,那你还是儿子的身份呢?立马就切了,但是这种切换杀伤力不强,因为只是新开辟了一个战场,有些观众还反应不过来。

牛逼厉害的辩手,是会在你的立场上,通过你的逻辑和漏洞,进行反击,让观众看到你被压倒。这时候逻辑和观点不重要,你被压倒这件事本身很重要。

观众不会觉得他自己应该支持谁,而是觉得既然你被说的哑口无言,那么我就支持另一边吧。

3、反击和升华

其实在专业的辩论现场,还有像《奇葩说》这样精心的制作5期了,里面已经有一套非常精细的方法论。

从选题、立意、观点库,反驳的角度等等都有完整的准备,这些名辩手也有各自的技巧。

整个奇葩说,就是一场争取观众共识的过程。

这个争取,不一定要说服对方,感动对方也行,绑架对方也行。

我用理性说明你这100块必须花在自己身上,但是另一个乞丐跑过来和你讲了不吃饭第二天就会死的悲惨故事,也许你一感动就把钱给了乞丐。

观众们有时候会被薛教授说服,因为他案例通俗易懂,逻辑也非常眼睛。

但是蔡康永呢,分分钟把你拉入一个很细节的场景,用情感打动你,你怎么可以??你为什么不??一个个拷问灵魂的绑架让你不得不被带动。

还有就是金句,有时候我不用听懂逻辑,也不用听懂你的观点,只要你最后一句金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突然就击中了你。

站在脑科学的角度,观众们被说服的过程,原因有太多了,每个原因背后都有技巧。

辩论团队们,选取哪种方式?用逻辑,用情感,用故事,用道德绑架,用金句获得共鸣?选中一条路并做到极致,都能获得非常棒的效果。

而在相互辩论的时候,就可以分别来用,你用情感?那我用逻辑反驳你的情感不存在,太自私了。

你用故事?那我就情感,你用金句?我用另外一句毒鸡汤。

除了这种立意切换,偷换概念,等等技巧以外,还有就是可以通过升华来进行观点的碾压。

你关注你自己的自私,我关注的是全人类。

你想的是这100块自己买吃的?我想的是这件事给人生的文明带来的影响。

立意越高,对方就越无法反驳,因为那是人类共同的共识,无法反驳。

作为一个只看过几集《奇葩说》的观众来说,这也是我对辩论很浅的理解,里面关于方法论,关于辩论的本质,我想奇葩说里面的选手们,或者说马东应该理解的更加深刻。

毕竟从辩论的角度,我说的都是自己的观点而已,不代表事实真相,也许以后马东会出一本书,详细讲讲这个热闹背后的营销逻辑是什么?期待ing。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