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去争,不去抢,是因为我只有能力追求“小确幸”
去年新世相出了一篇推文《第一批90后已经出嫁了》,于是“佛系”青年的说法刷屏了朋友圈,似乎大家都很自豪地对号入座,纷纷晒票圈炫称自己是“佛系”的。
新世相的那篇文章重点是描绘了90后可有可无的“佛系”生活态度,但并未去揭示90后成为佛系的原因。
仔细想想,日本的“平成废物”、“草食系”、“宅文化”,和如今中国的“佛系”,从根本上说,触发的原因很相似。
所以,佛系的生活态度背后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状态?这个社会多点佛系的人是好事还是坏事?
看看别人家的小孩野心勃勃的,你怎么一点力争上游的欲望都没有呢?
网络上有一个段子,佛系就是“都行,可以,没关系”。
这里的佛系不是一种信念或哲学,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可无可有的,无所谓的状态。
去年年底,90后的朋友圈里出现了大量的关于“佛系”的状态和信息,但我觉得,至少我身边的朋友其实都是“假佛系”,只是面对压力时嘴皮子抱怨,行动上还是特别的“儒系”。
但是香港台湾日本的青年,尤其是日本,相比于中国大陆的青年,那才叫是“佛系”。
青年变得越来越“无所谓”,越来越“佛系”,反应的是社会竞争欲在降低,而降低的大背景是没法竞争,社会环境的秩序在逐渐固化。
让年轻人配置传统的力争上游的欲望,但如果那个竞争的窗口只有那么窄的话,那么多年轻人去争抢什么呢?当年轻人觉得没有什么可以改变了,就会失去竞争的动力,处于一种“无所谓”的佛系状态。
@知乎网友墨夏
在厦门拼搏了很久,现在房价高的让人害怕。以前梦想很多东西,可是当一个人鲜血耗尽都追求不到一个栖身之地,他除了降低要求,别无他法。
@安清
“买不起房子,我再多快几步,也买不起房子,也改变不了什么,那就随缘吧”,这是或许是我们不得以选择佛系生活态度的原因,这种随缘的态度至少让自己轻松些。
@十三爷
其实,我从小接受到的教育,都是“你要向上爬,你要功成利就”。但后来才发现,不管付出再多的努力,我的社会阶级可能只能前进半个台阶。那我何苦这么辛苦,让自己疲惫不堪?
现在的社会发展阶段,比较尬。很多年轻人不需要特别努力奋进,在父母辈的阶级基础上,也能轻易生存下来;但是如果你想去争,想实现阶级跃升,就很难很难了。既然这样还不如轻轻松松混日子?
@生活的小确幸
我就是那个对豪车豪房没有欲望的人,我的生活满足感,就是刷大众点评,拿着优惠券,去吃种草的美食,这种小确幸,就足以让我很快乐了。
其实,我不是对豪车豪房没有欲望,而是不想想不敢想,因为这样太疲惫太沉闷。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拼那么累,为了什么呢?什么叫生活的幸福和美好呢?过去20年有各种各样的价值观,现在年轻人做了一种选择,是很多奋进的老一辈那一代看不上的。
什么选择呢?就是我不去争了,不去抢了,而选择追求生活小确幸。能让我今天生活下去,且觉得自在舒服,就够了。
@彩虹
我累了!现在的年轻人,累了。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一路走来,真的已经挺疲惫了。以前的高中,每天早上5点起床,中午晚上就半小时吃饭,12点睡觉。但没办法,你必须参加高考,因为没有比它更公平的方式了。
以前上了大学,就一定有工作,现在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有工作,还得担忧着自己的未来。
我们声称自己是佛系,其实只是觉得累了,但我们这群90后年轻人还是在努力坚持,相信可以改变。
@圆桌派
至少,在中国,现在声称自己是“佛系”的,可能很多都是谎称,都是在盲目跟风。
对比分析一下,在美国,假如你没有功成利就,那当你是一个小康之家,或许至少还有一个房子。我们看美国电影,里面的穷人角色,明明讲很穷,但是那些穷人甚至比香港的大部分人都住得好。
很多福利国家都追求基本生活收入的指标,比如德国,在这样的社会图景下,很多人就可以不去争,不去抢,也可以很踏实地追求生活的小确幸。
但是中国的社会图景,一直鼓励大部分人去争,要儒,要向上,要努力,要修齐治平。而且你在中国(中国大陆可能相对还好,但是在香港),当你穷,没钱,或者好一点,你就是个普通人,你所遭受到的委屈也是无比的委屈。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弱势群体都是不甘于弱势,都想奋进和改变,都会千方百计地赚钱。
献上北野武的一段话:
“穷到没饭吃的年代,才是真正有机会,一飞冲天的年代。现代的父母感慨年轻的人没有远大的梦想,实际不是没有梦想,而是看不到梦想。因为他们非常了解,社会已经僵化,自己根本不可能翻身。这个没有好坏,只是现在的年轻人故步自封,认为那个豪华的世界跟自己无缘,甚至根本不存在。大家并不是要当宅男宅女,只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但不想去看其他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