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我的初中同学群

2016-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圣掿凡

2014年9月,老同学发起建了初中同学群。一时间真是炸了锅:从早到晚刷屏快得更本没法跟上看,(那时还没有未读信息分割线功能),几乎每天都是八九千条信息量,各种回忆、美好、兴奋……。每个发言同学一进门就报数(报未读信息数)已成了默契。

A说:贵群真能聊,我的大学群早就没声音了。

B说:我们的群不会哒!

紧接而来的,便是各种线下活动:聚餐、聚游、代购、串门……线下忙聚,线上忙晒,简直就是个跳蚤市场。

这样的亢奋期持续了四个月,然后慢慢地退了烧,一切归于平静。

是什么力量成就了这四个月的亢奋呢?

话题——八卦话题

游戏——投票选秀。

有个同学提议每个进群的男同学都必须表白,说出当年暗恋的女同学,才能过关。然后再由大家集体投票,排出班花榜。

都是为人父母的伪青年了,没想到借着微信群聊的平台,大家都十分酣畅淋漓:当年没敢说的,没机会大喇叭的,全都一一捅个遍。

聊八卦不分学历、阅历,每个人都能理解、感受、共鸣、获得满足(窥探欲、表现欲、虚荣心……),再经过游戏----Cosplay,凭借回忆,对过去的真实,进行再现,这个过程对当下的现实不带有压力和影响,又在隔着面,只看图文的界面下,人的精神状态是放松且自由的。所以,我们都爱玩游戏。

从市场人的角度,对此种亢奋,也许这样解读:一群消费者使用类似产品满足类似需求,并且相互讨论。

从群的亢奋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启发。

那又是什么原因消解了亢奋?现实——难以聚众的各不相同。

当回忆基本清空,八卦已到尽头,我们面对更多的是现实——价值观、兴趣爱好、关注点、生活的忙碌与压力……这一切在几十年的分离后,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陌生感。你真的认识ta吗?“老同学”早已成为了一张定格照、一个陈列品。

再从市场人的角度,对此种消解,也许这样解读:30个人,30种需求,30种市场。

C说:慢慢地,我也不爱爬楼梯了。(回看群信息)

听着张学友的《慢慢》,脑海里一遍遍回想着C的那句话……

“说好的情怀,说好的路……”

有些人会无限眷恋,无比执着

有些人慢慢地没有感觉,变成敲门即过的行路人

有些人慢慢地心变成铁,成为变道而行的陌生人

我不知道这篇日记想明确表达什么?商业思维?艺术思维?情感?美感?

但我知道是什么触动了我,写下这些杂乱思绪:

“慢慢地,我也不爱爬楼梯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