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

宛在

2023-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三木三石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网译: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编写组把《公冶长》编写到这里,基本已近尾声。
这部分内容不知道是孔子死后几年进行的,但应该时间还不是太长。
从时间上说,到了孔子师徒快要回鲁国了;从内容上说,孔子偕同弟子,把与孔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从亲到疏,从内到外,从今到古的往圣先贤或后学之秀做了或分析或评价或议论。
编写组突然意识到,老师已经不在了,老师钟爱的大弟子颜回和老师出入需要依仗的保镖兼司机子路也不在了!
缅怀之情,思念之蕴,编写组都在默默泣尝。

三人中,颜回死的最早,子路其次,孔子最晚。
在孔子弟子中,死的最早的应该是冉耕了,那是孔子周游列国之前的事;到此时,还有明确已死的漆雕开,还有疑似已死的子张。
不知道是谁的提议,加上老师、颜回、子路的对话吧。
师徒三人之言应为实,因为颜回与子路在生前都是陪伴孔子最多的,无论是周游之前还是周游旅途之中,故三人在一起的机会也多,说的也多,但以孔子之性,闲来无事,主动让颜回和子路一起言志,顺便自己也有兴一起言志,不太合孔子之性。
与其说是听三人言志,不如说是编写组对老师和两个同门的追思会。

编写组对于三人,都是熟悉的,因此也选用了最能代表三人特质的典言。
孔子一生求仁,开门办学树仁,三人者都有仁。
多年过去,孔子耳顺后近乎随心所欲不逾矩,已仁安。
颜回虽少,但却是孔子的第一个弟子,且勤奋好学,被孔子誉为孔门第一好学之人,还贵能不二过,是以衣钵有意传之,只可惜寿夭,但颜回已能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已仁谦。
子路本侠,豪放疏阔,好为不平愤,被孔子收为弟子后,日日知非,日日改过,直到生命最后一息,还是念念为礼,已仁勇。

编写组让孔子师徒三人言志,为士之心,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为死志。
三人所言,是已死之志。
孔子自言十五有志;颜回少而入孔门,志要早于孔子;孔子开始办学时,子路还是一莽夫,立志晚得多。
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志定,如持准提咒,念念尘尘,如心似目,与人成为一体。
编写组弟子们追思孔子、颜回、子路,回忆起往日的音容笑貌,不觉泪如雨下!
三人者,皆志者矣!

呜呼!
斯人已去,音容宛在!

译文从网,不需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