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心学概论》读书笔记:雪漠心学认识论(2)
阅读内容:《雪漠心学概论》:雪漠心学认识论(2)
【老子说“吾之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认识到身体在某种角度看,是人合于自然之道的障碍,但老子并未排斥、轻贱身体,反而十分看重爱惜。《吕氏春秋.重己》言:“吾生为吾有,而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此种“贵生”“重己”态度,正是道家对于身体和生命爱惜的表现。】
【但道家对身体的看重与普通人执著身体的看重,有本质区别。道家以身体为修炼的鼎炉,炼成之后,鼎炉变仙炉,最终眼睁睁看其腐朽破碎。】
【第二,意识是不是“我”。我不存在于身体之中,是否存在于意识之中呢?】
【关于人的意识,西方心理学最成功的突破,当属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结构理论。他认为人的精神意识具有三个层面: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受到抑制不得显露的那部分意识,成为潜意识,代表人的欲望,通常本我不能够直接显现出来,在意识防范较弱如睡梦中,才会得以释放。】
【自我是大部分能够被人清楚觉知到的意识,用它处理现实事务,表面上,自我能够抑制、管理本我潜意识,实际上,潜意识在不被觉察中悄悄左右着意识。】
【超我是最高层次之我,代表人的内在道德判断,部分是有意识的。】
【弗洛伊德以冰山为喻,认为人的意识仅仅是显露于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潜意识才是水面下隐藏的冰山主体。】
【此结构理论,确实对了解人之意识与心理活动,产生了变革性影响,但纵观各种文化及精神成就,对人的意识了解透彻者,并非只有弗洛伊德。比起弗氏冰山,佛家唯识宗的冰山,山体更大,层次更丰富,触底更深。】
【唯识宗所依据根本经有《楞伽经》《解深密经》等,其中对于人的心理活动和意识做了详细分层和解释,名为“八识”。八识者,可做如下诠释。】
【眼识,由眼根对于所见之物做出反应,生成看到的现象经验。眼根并非指眼睛器官,眼能视物,并不根本取决于眼睛器官组织,而是取决于其功能。故而,眼睛器官完全者,未必能视物,看到东西也未必能生成讯息。生成的讯息,为眼识。】
【同理,耳识,指耳根对于所听闻之物做出反应,生成的经验讯息。鼻识,指鼻根对于所嗅之物做出反应,生成的经验讯息。舌识,指舌根对于所尝之味做出反应,生成的经验讯息。身识,之身根对于所触之物做出反应,生成的经验讯息。意识,指意根对于所思之对象做出反应,生成的经验讯息。】
【第七识“末那识”,也指“意识”,但与第六识之“意识”不同,第六识所思对象为外境,第七识所思对象为自我,依自我而生各种分别和判断。所以第六识会有间断性,即思维可能并不会一直持续,但第七识从不间断,关于自我的思量和情感始终存在,且埋藏很深,不管人是否意识到,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我”作为世界的中心存在着。因此,末那识又称为“我识”。“我识”所执著的“我”,究竟是什么,在哪里?】
【这要到第八识“阿赖耶识”中去寻找,“阿赖耶识”又称为种子识,是其他诸识的根源,若将其比喻为烛火,其他七识则是烛火的外层光晕。种子从何而来?人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和随之产生的言语行为,都会在阿赖耶识中藏下一个种子。】
【至此,可以得到一个关系链:“我”即是那一个个起心动念,毫无自性。】
【一般认为,阿赖耶识中同时包括清净真心和污染妄心,真心不生不灭,污染的妄心,通过持久熏习,也能转化,因此,消除“我执”,实际上是在做处理种子的工作,这正是其困难性所在。】
【因此,以为肉身是“我”,是由于将四大元素的组合看作是“我”,以为意识是“我”的观念,将变幻不停的心念“我”,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实体存在之“我”,“我”只是一种持续变化流动的动态形式,也被称为“相续流”,即连续不断,因此,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既是不同的“我”,又是连续的“我”。正如《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之偈颂所说:“空身父母生,九孔常不净。四大假合者,终须归坏空。心空观自心,无灭亦无生。遇境分明有,境灭归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