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效应》读书心得

2020-10-27  本文已影响0人  曾行

《安慰剂效应》是让我大开眼界的一本书,这是一本医学方面的书,但对于不是学医的读者来说,不但读起来毫无费力,而且大有收获。

安慰剂效应是指使用没有药效和副作用的模拟药或假治疗让患者病情好转的现象。《安慰剂效应》一书的核心观点是:安慰剂效应的作用来自于人体与生俱来的自愈力,不需要借助药物,我们自己就能让自己更健康

书中举了一个安慰剂效应的真实例子。1957年美国一位淋巴肉瘤晚期患者赖特被医生诊定活不过一周,在他被注射一种当时广泛看好的新药后,不到一周就可以下床散步。但两个月后,有科学文献公开质疑这种新药的疗效,赖特看后深受打击,病情又恶化。为了帮助他,医生又注射了另一种声称效果更好的新药(实际上只是安慰剂),奇迹再次发生,肿瘤消失了。但两个月后,美国医学会又批评这种新药对治疗肿瘤毫无作用,于是赖特完全失去信心,两天后辞世。

作者认为,安慰剂效应绝不是偶然个例,其作用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广泛。比如,“乳房内动脉结扎“被认为是治疗心绞痛的标准疗法,但有研究者设置了假手术对照组进行验证,结果有71%接受假手术的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而接受真手术的对照组好转率居然只有67%。

有一项研究证明,79%的医学生都会表现出他们所研究疾病的症状,因为他们在研究时会接触大量同类的病人,这种现象称为“反安慰剂效应”。所以,以后千万不要跟你的孩子强调你们家的遗传病史,也不要对其他人说“你太胖了,你会得糖尿病”之类的话,更不要一有症状就去网上搜索,因为每次搜索后都会发现自己得了“绝症”。不好的心理暗示会进入人的潜意识,很可能会伴随一生。

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很多使用安慰剂的不知情病人认为他们正在接受真正的治疗,他们相信治疗必然有效,在自我暗示下慢慢好转,毕竟人体是一个具有自然康复能力的机体。这就是安慰剂效应的原理。

读完该书,我感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拥有健康的心态,是抵御疾病和烦恼的良方。过去我以为,治病是医生的事,想不到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

从家长和教师的角度看,要让学生改掉坏毛病,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家长和教师给予更多的鼓励,经常强调他是最棒的,让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的信心。同时,让学生知道,他得到了最好的关心和教育,他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都是可以在你的帮助下得到解决,你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我们党一直把政治思想的教育放在首位,对学生而言,明白学习的目的,树立远大理想,是保证身心健康、学有所成的关键,是最好的安慰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