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入简书半年
新西兰
“我本来对画画,写作就很有兴趣,但一直没有机会和时间,现在我决心用我的余生,弥补我青少年时的失缺,我不去想我的年龄,也不去想我的疾病,我只想把一张一张的画画好,我有这个恒心和毅力…”这是女儿今年转给我的一篇文章中那位90多岁的老人所言。这位老人只有两年小学文化,于六十多岁开始写文章,写了五年21万字。老太太的儿女们都是书画家,她也学会了画画…真感人!顿时一股热情涌上心头,感觉我也可以写点东西啊,让我的晚年生活丰富,充实。
女儿给我下载了《简书》,我成了一名长者简友。
写什么呢?想起了“芳华”首映,我们去看时电影院里的情景。当片尾曲“绒花”再次响起时,电影结束了,与以往不同,很多人听完歌曲才离去。我和许多年长观众一样眼睛湿润了,心里暖暖的,一曲“绒花”穿越时空,把我们带回了年轻时代…
我决定收集些我工作过的单位同事们拍摄的老照片,写一篇《岁月如歌_老照片里的“芳华”》,以此来回忆我们逝去的青春,曾经的美好,年轻的我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这,便是我们的“芳华”,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打字慢,便先写好了手稿,再用手机打出来。在编辑时,由于照片比较多,我还不太会用,编的比较慢,不着急,我摸索着干。一个星期过去,终于完工。这是我第一次在手机上打那么多的字,并且是有图片的文章,真好!简书,让我学到了一种新的书写方法!年轻时我刻过钢板,虽然是工作需要,但也是出于好奇,因为年少时曾在小说《红岩》中看到地下党办《挺进报》就是在蜡纸上刻出文章来,再油印,而我也会刻钢板了,感到很自豪;或许现在的年轻人会好笑,这有什么!可我们这代人就是这样,是不是有些傻?
作者刻钢板
我不是一个勤勉的人,写写停停,半年时间只写了一万六千字,十二篇文章。在写《那年那事》时,看到有“投稿”出现,便懵懵懂懂的点击了一下,居然有七篇被几个专题选中,我知道这是编辑老师鼓励我这个简书新手,但还是很高兴,看来我是可以在《简书》上行走了。
我不去想是否能加入专题,阅读量是多少,能得到多少个“喜欢”;能在《简书》写出我想说的话,与自己对话,感到轻松,愉悦,有成就感…这就够了,我要轻轻松松写《简书》。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从青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曲欢快的协奏曲;从老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汪寂静的死水。一个人由生到死之路,就像生活之幸福和乐趣之路一样,是一条下坡之路…”退休以后,一段时间我感到很不适应,离开了熟悉的工作岗位,又没有更感兴趣的事情;我们已过了热血沸腾的青年时期,吃苦耐劳的壮年时期,以后的路便是衰老和羸弱,有时我都想说:弱者啊,你的名字是老人!
然而就这样每况愈下的走完余生么?似乎又不甘心;由于时代原因,我们这代人多数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随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感到自己已处在社会的边缘;老年人如果不读书,不交流,不思考,思维就会越来越僵化,固执,焦虑,既不利于自身健康,也会给儿女造成压力。
回忆是时间赠予的礼物。通过在《简书》上写点文章,回忆起年轻时做事的勇气,感到自己还能学会新东西,增强了自信,找到了新的乐趣;我们虽然没有年轻时的体魄和精力,但阅历丰富了,时间充裕了,把身边的事,那些不经意的美好,自己的些许进步在《简书》上写出来,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啊!
有了《简书》这个写作平台,我觉得被开发了灵感,寻常的生活也注入了故事的内容,清早赶集买菜遇到两件事,以往我都是给别人说说而已,但现在我可以在《简书》写出来,并甩开手稿,直接在手机上打出了《蒲草小扇》《紫苋菜》。我感到自己进步了。
近日浏览了简友们的文章,受益匪浅,《简书》,真是浩瀚的海洋,写者多如浪花,一些成熟的作者大作连连;现在的网络作者真十分了得,听说电视剧《琅琊榜》便是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而众多年轻作者的文章更是立意新颖,洋洋洒洒,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大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之气概!置身于他们中间,会让我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簇拥着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我写《简书》不会给自己定任务,要有感而写,有时间才写。我不会像《红楼梦》中“香菱学诗”那般痴迷,急于求成;首先要把生活料理好,毕竟时间是有限的,精力亦是有限的。要把红烧肉烹的香喷喷的,把馍头蒸得胖胖的;《朗读者》是一定要看的,还有那若干没有去过的旅游胜地,也要去游玩…
夕阳无限好,笑看九九艳阳天。
华清宫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