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丧,我们缺失“死亡教育”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他戏剧代表作《哈姆雷特》中如是写道。
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近日,《奇葩说》第五季半决赛中,
辩手邱晨分享了自己一段抗癌经历。
2018年3月,
她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甲状腺恶性肿瘤伴淋巴结转移。
在那之后的大半年里,她经历了惶恐、不安,
并在亲朋的安慰和陪伴下接受了手术。
在人生的交叉路口上,
在死亡的陪伴下,
她慢慢学会用一种淡然、写意的心态去直面生活,以及直面生死。
一个小时健身,
一个小时读书,
一个小时静坐。
邱晨说:“如何跟癌症相处这件事儿,我都才刚刚开始学习。”
同时,也让她明白了一件事:
“死亡才是对生命的最精准的教育”。
“我觉得无论是
“死亡”的日期,
还是身患重病,
还是我们人生当中躲不过的所有的坏消息,
我们只有看到它,
面对它,
甚至愿意交谈它的时候,
我们才有可能,
去对抗它。”
一
生物学博士菠萝曾在他的演讲中做了一个小调查:
“你们身边有亲人或者朋友被诊断为癌症的,请举手。
或许这个调查应该反过来做,有多少人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呢?
我相信几乎等于零。”
在中国,
每一年新诊断的癌症患者数目已经超过 400万,
因癌症去世的人超过280万。
这是什么概念呢?
每分钟至少有8个人被诊断为癌症,
会有5个人因为癌症去世。
在中国,人人都是谈癌色变。
很多人认为,癌症患者不是被疾病害死的,而是被活活吓死的。
虽然含有极大的夸张成分,但也不无道理。
大部分癌症患者能够在医院接受正规的疾病治疗,却鲜有人可以接受正规的死亡教育。
当癌症突然降临,疾病所带来的各方面打击,足以击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
“有时,去治愈;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
这是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
它充分反映了一个真正的医学工作者对医学应有的科学认知。
正如史铁生所说:
“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
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
冉克雷维说:提早认识死亡才会深刻人生。
二
我在规培轮转期间,
曾管理过一名肺癌晚期患者。
在他肿瘤的终末期,
已经出现呼吸衰竭、间质性肺炎、放射性肺炎、胸腔积液等等一系列并发症。
即使吸氧的状态下,他的血氧饱和度也只能勉强维持在90%左右。
在吃饭的间隙,脱离氧气面罩,
他立刻会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
从间断吸氧到24小时持续性吸氧,
从轻松与我们交谈到最后整个人意识模糊,
我一路陪他走来。
每日查房,我会给予他鼓励和支持,用轻松的话语告诉他,坚持治疗,病情会有所好转。
即使所有检查结果和指征都告诉我,他时日不多了。
我所能做的只是减少他疾病上的痛苦,
让他走得更舒适些,
而不能减轻他对死亡的恐惧。
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
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告诉他,
你剩下的时间不充裕了,
你该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抱憾终身。
如果有人告诉你,
你的生命将终结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
你会利用剩余的时间做什么呢?
相信很多人同我一样,
会陷入无穷尽的恐惧和焦虑中。
因为,从孩童起,
我们就缺失一堂课:死亡教育。
我们对死亡没有认知,
也缺失了对死亡的敬畏。
白岩松说:
“中国人在讨论死亡教育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
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西藏生死恋》中写到: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
我们虽无法改变封面前和封底后的故事,
但书里的故事,我们却可以自由编写。
三
之前陪小妹看了一部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
电影讲述一个热爱音乐的墨西哥小男孩米格,
为了寻求音乐梦想误打误撞进入了亡灵世界。
我惊奇的发现,
这是一部让孩子了解死亡教育的电影,
它生动的向孩子们展现了面对死亡温柔的一面。
死亡不是一种别离,而是另一种相聚。
这部片子就是活生生的“死亡教育”教科书。
来源于网络看到米格勇敢追求梦想的决心和勇气,
我不经想起已经离世的爷爷,外公和外婆。
即使过去多年,我仍不能接受他们已经逝去的事实,
常常在独自离家的时候幻想,
他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等待着我的归去。
午夜梦回中,我还时常看见他们模糊的面庞,亲昵的呼唤。
从小到大,我们忌讳谈论“死亡”。
故此,当死亡真的与我们靠近时,
我们常常被打的措手不及。
接受他们的死亡,这本身就是一个疗伤和治愈的过程。
我们需要懂得:
你若铭记,爱便永生。
死亡只是让我们分离,爱能让我们永生。
在人生的“乌托邦”和现实的残酷之间,
在理想国和一切将会消逝的惨淡之间,
影片用光晕的形式来告诉我们:
生死,是人生的必修课。
墨西哥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曾说: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
如果死的毫无意义,那么,其生必定也是如此。
死亡才是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
死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
四
11月1日是西方国家的万圣节,
为庆祝节日的来临,
孩子们会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逐家逐户敲门,要求获得糖果,否则就会捣蛋。
传说这一晚,各种鬼怪也会装扮成小孩混入群众之中一起庆祝万圣节的来临。
大家为了和鬼相处更融洽才装扮成各种鬼怪。
因为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人间找寻生灵,借此重生,
他们也借此机会与逝去的亲人再次团聚。
由于文化和信仰的差异,
西方国家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就接受死亡教育,
他们并不认为身体的死亡是人生的终点,而是另一种开端。
此外,他们还会用幽默的方式面对死亡。
一个法官的墓碑上写道:“一个铁面无私的财富查封官,这回查封的,是他自己。”
有对夫妻在出生两周便夭折的孩子的墓碑上写道:“他来到这世上,四处看了看,不太惬心,就回去了。”
死亡的形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肉体的死亡,死亡的常态。
第二种是被怀念的死亡,依旧被铭记,在精神和灵魂上还以某种感情形式存在。
第三种是终极的死亡,肉体已逝,无人铭记,世上再无任何可见可循的痕迹,是真正的消逝。
五
乔布斯说:
“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
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
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
不再沉迷于享乐、懒散、世俗,
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
然后积极地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
来源于网络故此,“死亡教育”是必需的,也是终身的。
因为生死本身,就最值得思考。
对死亡有原始的恐惧和冲动,
对生命才有所敬畏和有所追求。
每一次对死亡的思考,
都是对生活本身的反思。
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生命遭遇危险的时候,即使为了一根稻杆之微,也要慷慨力争。
因为生命的有限,故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因为梦想的可贵,故有所爱而有所不爱。
死亡本身,
就是去伪求真。
我明白,生是比死更加艰难的事情,却也因为这份艰难而更加值得珍重。
但凡只有勇敢担当起生之负荷与优美的人,其死才将有所附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