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猫偷鸡——追求金钱而送命

2022-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高逸木

山猫偷鸡——追求金钱而送命

离子发现半夜里有山猫偷吃了他的鸡。

他以鸡做诱饵,做了一个木笼子。

第二天半夜里,山猫又来了,是它自己进入木笼的。即便人们怎么打,山猫死咬着鸡脖子,爪子抓着鸡翅膀,到死都不肯放。

离子叹息道:那些因贪利而死的人,为了一点钱财,完全不顾惜自己的生命,多么像这只山猫啊。

痴迷于金钱的人,金钱就主宰了他的整个世界,以至于他的价值、尊严和社会地位都以金钱衡量了。

01.金钱到底是什么?

著名的政治家和谋略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10余年,最终打败吴王夫差。

据《史记》记载,功成名就后,他却辞官而去。

他游走到齐国,经商积累了千金财富,成为当地首富,齐王拜他为相。

他一手执相印,一手救济百姓,直到散尽千金,而后辞相离去。

身穿布衣的范蠡,到了陶地,化名陶朱公,再次经商。

用赚的钱又去资助当地的贫苦人。

据说范例19年间“三至千金”富甲一方,然而心怀天下穷人的悲悯,范例每一次都倾囊相助,散尽千金。

他还给百姓传授了致富门路,后世的百姓将他奉为文财神。

金钱不是生活本身,只是为了满足生活所需。

若一味追求金钱,像那只山猫一样,生命就充满危险。

02.金钱有什么用?

成语“断齑画粥”是北宋的文学家范仲淹小时候的故事。

因为家贫,范仲淹到长白山的庙里去读书。

他每天都会熬一锅粥,待其凝结成饼,分成4块,早晚各取两块,就着数根咸菜当饭吃。

如此忍饥挨饿地度过了三年。

他后来身居高位,依然勤俭,拿出自己的俸禄去救济百姓,让他们“日有食,岁有衣”。

一位风水大师看好他家的宅基地,建议在此宝地盖上房屋居住,后世将人才辈出。

他却奉献出那块宝地,修建了苏州学文庙,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以至于后来实现了“苏学天下第一”的人才盛况。

在他第三次被贬回家乡后,捐助田地1000多亩设立了范氏义庄,成为中国慈善史上的典范。

他不论是居高庙堂,还是远处江湖,时时刻刻忧国忧民,心系天下苍生,一生践行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格言。

范仲淹的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清朝以后的百姓将他供奉在孔庙或帝王庙中。

钱是为人们服务的,钱可以换回更多的自由。

人们努力赚钱赚更多的钱,只是为了成就更有意义的事情。

过度的追求金钱就容易使自己变成金钱的奴隶,而完全失去自由。

03.你眼里的财富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简直一语成谶,道明了许多悲剧的由来。

世间的财富,是为世间的百姓所共有,不能为个人所私有。

人,这一辈子不能只顾了自己的腰包,不顾别人的死活。

财富本身是美好的,所以要用在美好的事物上,而不能被私藏起来,或者拿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不美好的事情。

人们渴望财富并不没有错,但愿不要被财富所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