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焦虑及相关障碍 学习笔记
一、概述
1、疾病特征:过度的焦虑恐惧及其相关行为紊乱,导致患者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领域的苦恼和损害。
2、ICD-11将焦虑及其障碍从原先的神经症中独立出来;DSM-V有焦虑障碍独立疾病分类;
3、一般焦虑和恐惧具有正常的保护作用,但如果在没有威胁或应急源情况出现或反应过度,且影像功能,则为精神卫生问题。
案例:一个妈妈在孩子被压倒柜子下面,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将孩子救出。
二、广泛性焦虑障碍GA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1、临床表现:不明原因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伴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和运动性不按;患者能认识到这些忧虑是过度和不恰当的,但不能控制;困难以忍受又无法摆脱而感到痛苦。
2、GAD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终身患病率4.1-6.6%;中年最高,女性是男性2倍。
3、病因:
(1)遗传:有明显家族聚集,30-40%的遗传度;
(2)神经生物学:杏仁核、前额叶背内侧、前扣带回、GABA、5—HT、NE;
(3)心理学理论:条件反射、心理冲突、应激性生活事件、不安全的依恋关系等。
4、临床表现:
(1)精神性焦虑
*核心症状:过度担心
*自由浮动性焦虑:没有明确的对象的提心吊胆、惶惶不安;
*预期焦虑:程度与现实不对称;
*警觉性增高;
*注意力难以集中;
*入睡困难、易惊醒;
*情绪易激惹。
(2)躯体性焦虑:运动不安与肌肉紧张;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头痛、尿频、出汗、心跳快、胸闷气短等;
(4)其他症状:易共病其他精神疾病。
5、诊断
(1)诊断要点:必须至少数周(或数月)内的大多数时间存在焦虑的原发症状,并包含以下要素:过度焦虑担忧(为将来不幸烦恼、忐忑不安、注意困难)、运动性紧张(坐立不安、紧张性头痛、颤抖、无法放松)、自主神经活动亢进(出汗、心跳过速或呼吸急促、上腹不适、头晕、口干等);
(2)鉴别诊断:躯体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继发性焦虑)、精神疾病(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狂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焦虑)、药源性焦虑(兴奋性药物过量、镇静催眠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
(3)药物治疗:抗抑郁类、β-肾上腺素阻滞剂、其他;
(4)心理治疗:健康教育、认知-行为治疗。
三、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1、又称为急性焦虑障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
2、主要特点:突然发作、不可预测,反复出现的、强烈的惊恐体验,伴濒死感或失控感,常体验到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发作后迅速终止,历时5-20分钟。
3、女性终生患病率4.8%,是男性的2-3倍;
4、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45-54岁(绝经期)好发。
5、病因和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家系及双生子研究提示遗传度40%;
(2)神经生物学因素:二氧化碳超敏学说、BZD-GABA、NE、5-HT、神经影像学研究;
(3)心理社会相关因素:潜意识冲动、创伤性事件等。
6、临床表现
(1)惊恐发作Panic Attack:突如其来的紧张、害怕、恐惧,甚至惊恐体验,伴濒死感、失控感、大难临头感;肌肉紧张、坐立不安、全身发抖或驱力;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起病急骤,终止迅速,持续数十分钟,可突然再发,发作期间始终意识清晰。
(2)预期焦虑:心有余悸、担心再发;
(3)回避行为:伴有场所恐惧症或不伴有场所恐惧症。
7、病程预后:
(1)部分在数周内完全缓解,病程超过6个月者易慢性化;
(2)共病率高,共病、伴广场恐惧症(回避行为)预后变差;
(3)7%可能出现自杀行为。
8、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以惊恐发作为主要临床症状,并伴有自主神经症状。
(2)1月内数次惊恐发作,且(1)发作出现在没有客观危险环境;(2)发作不局限于已知的或可预测的情境;(3)发作间期基本没有焦虑症状;
(3)排除其他临床问题所导致的惊恐发作。
(4)鉴别诊断:排除心血管疾病、躯体疾病导致的惊恐发作、药物使用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及戒断、其他精神障碍;
(5)治疗目标:减少或消除惊恐发作,改善预期焦虑和回避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
(6)药物治疗:8-12周急性期治疗,巩固期、维持期至少1年;
(7)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
四、场所恐惧障碍Agoraphobia
1、对特病场所或处境恐惧,如在出现惊恐发作或其他尴尬情况下难以逃离或不能得到帮助,尽管当时并无危险;恐惧是伴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回避所害怕的场所和处境;个体的工作、学习和其他社会功能受损;每年大约1.7%的青少年和成人诊断;女性是男性的两倍。
2、病因和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场所恐惧的遗传度高达61%;
(2)神经生物学因素:前额叶皮质、杏仁核;
(3)心理社会相关因素:与儿童时期的负性和应激事件明显相关;条件发射。
3、临床表现
(1)害怕离家或独处,害怕被困、窘迫或无助的环境,在这些自认为难以逃离、无法获助的环境中恐惧不安;
(2)回避;
(3)期待性焦虑;
(4)广场恐惧不伴惊恐发作;广场恐惧伴惊恐发作。
4、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场所定义为“多种难以逃离或难以获得帮助的情境”,主动回避以上场景,对两个或以上场景无论是否出现惊恐障碍都可以诊断。
(2)鉴别诊断:正常恐惧、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障碍;
(3)认知行为治疗: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暴露疗法)首选;
(4)支持性心理治疗;
(5)药物治疗:抗焦虑药、抗抑郁剂。
五、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1、又称社交恐惧症,以在社交场合持续紧张或恐惧,回避社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恐惧障碍;
2、美国社交焦虑终身患病率13.3%,女性较男性常见,平均起病年龄15岁,80%从未治疗,70%受教育程度低,22%不能工作;
3、病因和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遗传度30%-65%;
(2)神经生化:5-HT功能异常,纹状体重多巴胺转运体存在功能异常;
(3)心理社会相关因素:童年期过度保护、忽视虐待、行为被过分控制或批评、父母婚姻不良、缺乏亲密关系、学习表现不佳等。
(4)临床表现:害怕在公众面前出现羞辱或尴尬,担心别人嘲笑或负面评价自己,持续紧张恐惧,不敢抬头、回避目光接触;明知不合理,无法克制;回避行为;期待性焦虑。
5、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担心焦点是个体行为或表现出焦虑症状时会被人做出负性评价;焦虑阻碍个人参与所期待的活动或在这种活动中出现明显痛苦;
(2)鉴别诊断:正常羞怯、躯体变形障碍、场所恐惧障碍。
6、治疗
(1)认知行为治疗;
(2)药物治疗
六、特殊恐惧障碍Specific Phobia(曾叫单纯恐惧症)
1、诊断:患者恐惧或回避对象仅限于特定物体、场所或活动,多是自然环境、动物、注射、处境、害怕感染等;害怕的不是物体或场景本身,而是随之可能的后果,这种恐惧过分且不合理;
案例:恐高、怕黑、恐惧封闭空间、怕电梯
2、鉴别诊断:强迫性障碍、精神分裂症、物质或躯体疾病所致的恐惧;
3、治疗:主要是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动力治疗等),根据情况也可以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