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治疗原则及治疗药物分类

2024-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弘玥

治疗原则:

抗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有兴奋迷走神经、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脏电复律术、人工心脏起搏、射频消融和外科手术等方法。

不同的心律失常所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同,即使同一种心律失常病因不同,治疗原则也不同。

1、明确心律失常的病因

2、消除诱因

3、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一)治疗药物分类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以药物的电生理效应为依据,分为四大类。

1、I类

为钠通道阻滞药,其又分为三个亚类:

IA类、IB类和IC类

2、II类

为b受体拮抗药,主要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对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亦有效。

3、III类

为动作电位延迟剂,包括胺碘酮、索他洛尔等;

胺碘酮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尤其合并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患者可选用。

4、IV类

为钙通道阻滞药,通过抑制钙内流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

(二、)治疗药物选用

1、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部分患者的治疗应针对病因和去除诱发因素,如治疗心力衰竭、纠正贫血、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少数患者必要时可应用镇定剂,选b受体拮抗药等。

(2)窦性心动过缓

无症状者不必治疗。

(3)窦性早搏

偶然出现的窦性停搏可恢复正常,一般不需治疗,应注意随访观察;

有症状的窦性停搏针对病因治疗,如停用相关药物、纠正高血钾等;

有晕厥发作且病因不能去除者应予以起搏治疗。

(4)窦房阻滞:

偶见的、无症状的窦房阻滞可由短暂的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一般无需处理。

对于病因不能去除而频繁发作的、有症状的窦房阻滞,多需心脏起搏治疗。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

房性心动过速

房扑与房颤

3、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交界性期前收缩与交界性心律

阵发性室上速

4、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

5、心脏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阻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