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熏陶比说教更有意义

2019-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栗曼

有两种家庭,一种是爸爸喜欢打游戏,当孩子在安静的写作业,他会大声地爆粗口;妈妈喜欢打麻将,赢钱了回来很开心,温柔的对待孩子,输钱了不分青红皂白骂孩子几句"怎么还没写完作业?这么简单的题也不回我做,上课干嘛了?" 父母偶尔还会因为一点点的小事儿争吵不休。

父母对孩子的熏陶比说教更有意义

另一种家庭,爸爸喜欢运动,早晨可以陪孩子跑步,傍晚可以陪孩子踢踢球;妈妈喜欢看书,当孩子在写作业时,妈妈在一旁看书,偶尔还会分享读书心得。虽有意见不一,但会民主解决,一家人其乐融融。

作为孩子,我想第二种家庭更适合他的成长;作为家长,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也想拥有第二种家庭,但很多时候却不是这样的。

我曾经接触过一位家长,家里条件很好,当地有名的机构大多都报过班,家长经常当着孩子面和培训老师说,"孩子学校的老师很没有素质,上课不负责任,教学很老套,发音都不清楚"等一系列抱怨的话,所以孩子很不喜欢在学校上课。孩子对老师本身是有仰慕之心的,当听自己的父母这么说,孩子的内心肯定受到影响,以至于后来那位孩子来上课,都会说学校老师的"坏话"。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家庭教育这一门课程大多数人在学校都没有接触过,它却时时刻刻地存在于每一个家庭,存在于你的每一天,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

父母对孩子的熏陶比说教更有意义

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仁慈、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他日后会成为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愚昧、堕落家庭,日后他大概率会成为一个粗鲁的没有家教的人。

现实生活中,我们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更优秀,但一些家长说是说,做又是另一回,言行不一。父母一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别人,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关系僵硬;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边提醒孩子出门注意安全,自己却带孩子闯红灯过马路……

每一天每一件琐事上,父母的一举一动、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对孩子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同时,也看看"别人家的父母"是如何做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