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思 07.24

2018-07-24  本文已影响0人  百龄语

树丰老师:以现在的视角,畅想十年后……

   十年后: 妈妈66岁, 曼曼12岁,小学毕业;瑞瑞18岁,初中毕业, 小小:40岁,我:44岁。

     如果我继续现在的生活、工作,十年后,我仍是没有多大变化,工作没有信心,事业谈不上,毫无斗志、心灰意冷后,大部分时间会花在家里带小孩,陪爱人。而最可怕的就是成为了一个赚钱不多,没有事业心,却总是打骂孩子、爱人的男人。妻离子不教,工作中找不到人生价值,家庭中没有任何温暖。

      如果我迎接挑战,成就自己。短时间内,小小会反对,认为我不顾家,但是十年后,我们夫妻相爱,家庭和睦,小孩优秀。

      晚上我们一起散步,阅读,气氛融洽,争相学习,早晨我们一起锻炼,回来后,阿姨做好了一桌丰盛的早餐,吃过早餐后,我们彼此拥抱,轻吻用微笑迎接美好的一天。轻松愉快的心情,来自于物质基础的保障。十年后小小的少儿舞蹈班,想必发展的一定很好,规模不会很大但足以让她傲娇,她追求的就是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平衡,孩子教育、家庭卫生、相夫教子的同时,有一个自己全身心投入的事业是在繁芜家务上的回归宁静。无论何种情况下,我都要支持她的舞蹈事业。

      家庭是我幸福的源泉,事业是我幸福的基石。

      十年后,凌晨4点,我伏案与书房,聚焦于导演分镜头,太阳升起,我端起淡淡的柠檬水,惬意地欣赏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进办公室。看着写好的分镜头,这部电影也在脑中慢慢清晰。

     上班后,我在高大尚的办公室里,创作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创作我们的电影。这家电影工作室,我负责导演这块,有一个合伙人,负责业务对接这块。我们精诚合作,将我们的事业推向全国,一部又一部电影,影响了国人,让世界了解到一个真实强大的中国。

       树丰老师对我的提问:导演也是可以细分的,当然这个依赖于对自己的认识程度。比如有电影的导演,电视剧的导演,甚至有纪录片的导演。而在纪录片导演中,也还可以做细分,比如说你可以只关注校园生活,你也可以只关注孤寡老人,给他们留下生命中最夕阳的瞬间

       一开始,我是模糊的,但从现在出发,纪录片导演更加适合我。大学毕业后,电影这种高大尚的东西,我们从未接触过,虽然这是每一个学导演、摄像人的一个梦,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实现的。

我的计划是,争取两年的时间,去考研,学习导演专业,而后的方向是纪录片导演,就如我上次晨间思所写的,我导演的作品是《迷失》。

    墓志铭

杨彬火1984- 年,中国著名导演、作家,导演纪录片《迷失》,写有《修身修心*认识本我》著作,其作品跨越时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家庭关系、育儿方面做出一定贡献。杨彬火先生善于总结,勇于承担,他的一生硕果累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