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青椒计...认知升级

认知和成长

2018-11-10  本文已影响9人  土左旗408刘荣

     

认知和成长

        听了周六的课程后,总是有学习成长后的愉悦感。本来心想:打卡也不作要求,就不要打了,今天已经这么晚了!突然意识到这肯定是大脑的“懒”病犯了,又在“忽悠”我呢。于是,我想到:我不仅要振作精神,给自己鼓劲,也要给在线的同学鼓劲!

        丝丝老师讲的“认知模式”对我的启发比较大。以前觉得自己知道的挺多的,当然不知道的也肯定不少。先是“十年规划”,后来的“人生曲线”,总觉得该规划该总结的差不多完了吧,今天竟然又提出这么多闻所未闻的新课题新总结……看来我还是属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啊!不过,我已经准备迈入“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行列。

认知和成长

        人生的成长不是自己走了多远的路,而是走的过程中你反思了多少感悟了多少。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个空杯的心态,可以时时装反思,处处收感悟,这样才能成长起来。

        反思过往,很是不该。我最近的成功案例是把一个脾气暴躁、不容于班集体的“小狮子”感化成了一个颇有理性、认真学习的“小绵羊”。成功的自豪感占满了整个心头,对出现的其他案例也缺少思考。当另一个男生被一群女生报出他经常翻看女生书包查看私人用品时,我难以置信。现在的女生早熟,小学就有来月事的。他翻看那些东西也就罢了,竟然在班里大声叫嚷,还告诉高年级的男生……居然还有这种癖好!当着大家的面对其狠狠地批评了一通,并扬言到,他再不改正就叫家长,虽然我从没有叫过任何一个家长解决过任何事。

        事后,我就对我的做法后悔了。今天了解了“认知模式”,我突然想到:出现这样的事情,我应该首先意识到,这是我所不知道的一种类型事件,不能依照解决其他问题的方法来解决,虽然解决其他问题这也不是一个好办法;其次应该耐心地询问他的真实想法,课下再了解一下他的家庭背景。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再去对症下药,而不是……

        其实,孩子的事情有时候可大可小。往小了说,他作为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早熟,对女生的生活世界比较好奇;往大了说,对于一个父母离异跟父亲生活在一起的他,心理也许多多少少存在一点问题。刚开始想着,和他的父母反应一下情况,从家庭方面对其进行一下生理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但现在我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作为天天和我打交道的住校生的他,我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远远比从家庭方面来的好,当然这其中肯定短不了他们的配合。想到这里,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我一定可以把他转变过来的!

认知和成长

        丝丝老师说,一个人的学习成长可以来自书本知识,也可以是周围的人、事、物。从这件事上,我更加感受到:认知有限,事情往往事与愿违。看来,我们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