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强:每本书都是一次长谈
经常听到有朋友诉苦说,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现实了,除了谈钱、谈房子、谈豪车,几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所谓朋友,大多是“哈哈之交”,见了面打个哈哈而已,不会掏心掏肺说话,谈不上有多深的交情,因此,备感孤独。
“你感到孤独吗?”诉完苦,朋友问。“没有。”我不假思索。听起来似乎有些矫情,人人都会感到孤独,凭什么你没有孤独感?其实我说的是心里话,我真的一点也不孤独。一个人的时候,我也许会觉得孤单,但并不孤独,孤单和孤独是两码事。原因很简单,我喜欢看书,来不及孤独。我的书房里,堆满了书籍,书架上装不完,就搁在地上,一摞一摞的,仿佛田里长的庄稼,闲来无事,拾掇拾掇,满心欢喜。
以前在学校里读书,图的是金榜题名,为稻粱谋,举凡名人名言、天文地理、历史事件、英语单词、数学公式、化学反应,等等,全部都要死记硬背,一直背到反胃呕吐,两眼发直,嘴里还在念念有词。应试教育留给我的后遗症之一,就是时常在半夜恍惚回到高考考场,唰唰作答,待到交卷铃声响起,我的作文还没写完,不禁直冒冷汗……蓦然惊醒,才发现原来做了一场噩梦。谢天谢地,这种过于功利甚至可以说是势利的读书生活,如今再也不会和我有任何关系。
我现在读书,不求加薪晋职,不为扬名立万,纯粹是出于兴之所至: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不会有人拿着鞭子训斥你这本不许碰,那本不许摸;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有从头到尾看完一本的,也有读了一半暂且放下,再去翻另一本的;想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半夜睡不着,一骨碌爬起来,开了台灯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已鸡鸣拂晓;想在哪里读就在哪里读,家里、办公室、会堂、图书馆、车上、路边、树下,甚至卫生间,都是读书的好地方。只要手上有书,随时随地可以浏览摩挲。这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阅读生活,使我远离浮躁和喧嚣,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心灵的安宁。
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这段话,我一直铭记于心,而且在文章中多次引用。张潮把朋友比喻为书,我觉得反过来也是成立的,每本书都是一位朋友,每本书都是朋友的一次长谈。为了一次长谈,有人穿越数千年的沧桑来到你面前;为了一次长谈,有人跨过几万里的山河与你相约;为了一次长谈,有人耗费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甚至直到生命的终点,也没有把该说的、想说的话说完……我不忍辜负这些朋友的诚意和苦心,于是,我拿起了书本。这是对他们的最基本的尊重。我用阅读的方式,向知识致敬,向朋友致敬。
古今中外的朋友们,齐刷刷地立在书架上,挤满了整个房间,等着和你聊天——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人怎么会觉得孤独?至少我不会。即使一天24小时都在会客,我这辈子也不够时间和所有的朋友一一长谈,哪里还有空闲去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