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去面对创伤

2018-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李春红_7fb4

        一个人直接经历或目睹他人死亡、死亡威胁、身体完整性威胁的事件,以及经历到亲人朋友发生意外的暴力、死亡威胁、严重伤害等生命攸关、出乎意料和无能为力的事件,我们称之为创伤。

        孩子与成人相比,更加脆弱,同样遭遇经历所造成的儿童青少年创伤比率要高于成人,且对其一生成长产生持续不利的影响。儿童对创伤事件的反应,也取决于其年龄和心智发展水平。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容易受其父母应对创伤方式的影响。就像《坚强的男生》中的小西,爷爷刚刚去世,父亲又突遭横祸,面对母亲的悲伤、无助,他不想让自己显得软弱,想让自己看起来像个男人,来保护这个家,所以一直拒绝面对他爷爷和爸爸的去世。表现出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即回避和麻木,将悲伤与痛苦强行隔离,从而看起来与平常无异,实际上给他带来的伤害会更大。

        心理老师了解到小西的情况,通过沙盘游戏给他一个安全、温暖的释放情绪的环境,并给予理解和引导。通过与小西妈妈和姑姑的沟通交流,让他们明白成人、亲人情绪对孩子的影响,从而带领孩子一起去墓地祭拜爸爸,接受丧失,通过仪式活动来表达情感,处理哀伤,完成与亲人的离别,适应没有逝者的生活,帮助孩子寻找情感的平衡,重新探索自我,建立新的自我,持续支持到孩子。

        像文中的心理老师那样,跟孩子的沟通很重要,要有耐心地倾听孩子说话,倾听他的感受才能了解他的内心活动;了解他内心是如何看待伤害他的那件事,帮他分析事情去面对事情,然后告诉他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如此完美,挫折和伤害是活着必须经历的事情。不管孩子多脆弱,多去拥抱,多说爱孩子的话。有些伤害需要很多耐心、温柔和爱才能慢慢治愈。   

        孩子或亲人受到伤害,父母一定会很心痛。但是一定要记得,面对受伤的孩子,父母是孩子情绪和压力调节的仰仗。父母对孩子这段经历的反应,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是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待这件事件,除此以外,还可能因为惧怕父母的反应,导致孩子不愿意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所以,至少当孩子在身边时,首先要调整自己对事件的焦虑、紧张,避免发泄自己的愤怒等情绪,才能给予孩子安全感。

        短期内,安抚孩子。告诉孩子,你会帮助他,或一些具体的方法。当孩子知道遇到某些事,他可以怎么做,他会感觉更安全、可控。在孩子情绪稳定的前提下,暴露创伤。暴露的目的,就是为了重新激活那些旧的不好的记忆,在他们被大脑长久保存起来之前,消除那些相关的负面情绪。也就是说,不断这样做以后,虽然亲历的人会记得这些事情,但他不会再对这些事情有任何生理上的恐惧反应。

        长远看,关键在家庭的教育。家是创伤恢复的基础,父母主要可以做这些:

1、跟孩子建立并保持亲密关系。要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困境,在于孩子得先愿意第一时间来找父母。所以基础是,要真正让父母和孩子搭建信任关系。让孩子抱有“父母永远是我最可以信任的人”的想法,只有通过高质量的陪伴来实现。

2、把亲子交流作为日常。

        孩子的大脑水平发育并不完善,无法做到像成人一样,根据事件程度来调整自己说话的频率和模式,为事件的严重程度分级和下判断。往往,孩子的困扰和困境,都是通过无意识、或者平常的聊天里吐露出来,所以让孩子养成主动吐露意识,让交流成为日常的仪式,让孩子的每一次对话得以倾听和重视,是必不可少的预防措施。

3、让孩子及早建立界限意识。

        创伤其实很难完全避免。万一遇到了创伤,我们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去恢复生活的平衡,找回对生活的控制感和安全感,带着创伤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成长,持续地走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