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相关
之前听了一位被称为资深心理咨询师的老师的讲座。
这位老师主张的观念曾经出现在我的文章里,就是我曾提到的因为自己更喜欢男孩而主观地认为所有的婆媳问题都是由媳妇没有生男孩引起的。
那次讲座台下的所有人都是即将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学生。原本这次经历应该是十分难得又有意义的,但是当听到这位老师阐述他的观念时,我觉得自己十分不认同:
讲座中老师谈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很多富豪的姨太太都是高学历的知识女性。他认为这是一种趋势,是值得肯定甚至是效仿的。
老师具体讲道:“丈夫与原配妻子结婚时往往还很年轻,还需要打拼事业。这时候原配妻子往往会跟丈夫一起打拼事业,那么原配妻子所生的嫡子就不能得到夫妻俩足够的关爱,难以成才。原配妻子没有时间教育嫡子,这样无才的嫡子也不能成为继承人。但是任何家庭都需要男性继承人,这时候就需要丈夫再迎娶姨太太。而这些姨太太往往是高学历的知识女性,她们嫁进来的时候丈夫已经不需要外出打拼事业了,她们也就不需要经常外出跟丈夫一起奔波。于是,这些高学历的知识女性就可以安心地教育庶子。然后让庶子继承家业。所以,现在的很多情妇们都不需要在意自己能否得到正室的名分,她们只需要培养好下一代,以后顺利当上皇太后。这比当皇后更容易实现。”
乍一听,我以为自己穿越了。这样的言论我认为已经不属于21世纪了。
在老师看来,无论是不是富豪,都需要情妇。男人们的原配妻子与丈夫一起打拼事业,哪有时间培养出合格的继承人?男人不能没有合格的继承人啊!
从这番言论可以看出,老师认为为男人生养出合格的继承人比什么都重要。甚至于,比自己有没有妻子的名分、有没有破坏别人的家庭等问题都重要。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知识女性应该更清楚,女人的一生应该是属于自己的。它不属于任何一个男人,也不属于自己的孩子。如果女人放弃了为自己而活的权利,选择为了男人和孩子牺牲自己,这是不明智的。
老师主观地认为原配妻子与丈夫一起打拼事业不能很好地教育嫡子。这是以偏概全。并不是所有的原配妻子所生的孩子都是不成才的。
这么说,难道现在绝大多数一夫一妻,丈夫没有情妇的家庭他们的嫡子都是没用的?
而即使在丈夫事业有成之后有一位知识女性与之相好,难道所有的知识女性情妇都能够把孩子教育好?首先,她们漠视某些道德准则的行为就不是一个好榜样。
其次,即使知识女性能够一心一意地教育孩子,难道这个孩子就真的能成为最终的继承人?在我看来变数很大啊!
老师以“当上了皇太后比当皇后还高枕无忧”为由鼓励在座的女性朋友积极看待知识女性去做情妇这一问题,鼓励大家以此为奋斗的目标。
这诱惑的变数这么大,你真的会因此心动吗?
丈夫可以抛弃原配妻子和她的孩子与另一名女性相好生子,难道他就不会抛弃这名女性和她的孩子而去找别的知识女性吗?这样的日子还有人愿意过?
再次,即使这名知识女性的孩子最终真的成为了继承人,那么他就一定会孝敬他的母亲?一定会把他的母亲当作皇太后?他母亲的日子就一定高枕无忧?
我不明白为什么知识女性会选择这么一条看不到前方的路。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把自己的未来寄希望到别人的身上。这么看,孩子不成为继承人,母子俩就什么都不是。而孩子能否成为继承人,关键看丈夫。这样,母子俩只能赌,赌这个头衔会落到自己头上。
就算最后儿子成为了继承人,母亲也享受到了皇太后般的待遇。那么他们的前半生呢?人生前面的几十年时间都在无尽的祈祷和等待、彷徨和忐忑中度过,你觉得是值得的?
这是哪个年代盛行的观念来着?反正不会是现在。
综上,即使按照老师的思路来分析,都有这么多未知数。那么,不按照老师的思路来分析呢?我能得出一条最重要的:作为女性,无论是否是知识女性,都应该自尊自重,自珍自爱。人的未来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不应该为了他人牺牲掉自己的人生。更不应该仅仅为了孩子或者是为了今后的荣华富贵而做出不自爱的行为。
老师这么讲之后,现场出现了笑声。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笑?是觉得可笑还是表示认同?
作为心理咨询师往往会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其他人,其他人也往往会因为他们是资深的心理咨询师而无条件地信任他们。这是不可取的。
我们需要判断。